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

更新时间:2021-09-17 来源:八荣八耻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八荣八耻】

  感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gǎnxiǎng,指由接触外界事物引起的思想活动。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

  最近《大决战》电视剧热播,该剧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为主线,呈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三大战役,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和平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在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回顾70多年前那场攸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福祉的大决战,对新中国的建立更加感受到她的来之不易。“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这一切告诉我们,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用革命的武装击败反革命的武装,才能夺取全面战争的伟大胜利。

  当今和平年代,虽然已没有硝烟战争,但是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之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更需要“决战”意识、“决战”精神和“决战”信心。

  “决战”在脱贫攻坚时。当前脱贫攻坚已取得全面胜利,但是在思想上也决不可懈怠,在行动上也绝不能退缩。我们必须凝聚起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进一步巩固壮大脱贫战果。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脱贫攻坚战是需经受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大考”,更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大战”。当前,脱贫攻坚取得圆满胜利,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践行初心使命,顽强奋斗,全面维护脱贫攻坚成果。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这场“大战”中,进一步坚定必胜信心,以只争朝夕的劲头,铆足干劲、一鼓作气,继续向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

  “决战”在乡村振兴时。2021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与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紧盯目标精准发力,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相互支撑、协调融合的良性互动格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任务、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这场“战役”更加考验我们党员干部和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能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在这场啃“硬骨头”的“大仗”中,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要经受住考验、获得群众认可,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引导树立干净担当、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激励党员干部奋勇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决战”在伟大复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要为梦想而战!近代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国人民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历了太多的牺牲,然而中华民族是奋斗的民族,传承着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凝聚着党员干部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浸透着党员干部和中国人民的血与汗。石油工人王进喜,奋斗的经典事迹凝聚升华成了一种“铁人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继续前行;原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那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科学求实、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着兰考乃至全国人民战胜困难。我们共产党人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奋勇搏击,为伟大复兴战斗不息。

  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

  什么样的电影是无法复制的?一种是极端完美,另一种是极端复杂。《大决战》就是后者。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中央授意,倾“八一制片厂”全厂之力,动员上万名职业军人,拍摄将近一年;电影中所表现的那些革命领袖们——也就是电影的主角,有些还都健在;电影的编剧和导演们不少是亲身经历了这场决战的。这些因素的叠加更造就了大决战的不可复制。

  我党在拍摄大决战影片时,是将其当做文化事业传之于世。因此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起用了大量的特型演员,形神兼备;精心打磨台词,力求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人物,不容有任何歪曲。这样的电影可谓空前绝后,让我们有幸穿过时间的云雾一睹革命前辈的风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辽沈战役中的配水池战斗。在围攻锦州战役中,配水池是解放军主攻方向上最坚固的据点,敌军人数超过800人,他们以主楼为核心,加上十几个明暗地堡,外围还有铁丝网和战壕环绕,甚至狂妄地在外墙上粉刷“配水池是第二凡尔登”的标语。

  进攻部队从上午一直战斗到傍晚,最终全歼守敌,然而我军进攻部队八百人中仅剩六人能够站立。最初发起进攻的一个排一冲进战壕就被敌人埋设的航空炸弹全部炸死,2米深的战壕躺满了尸体,很多重伤员来不及运下去就活活流血而死。炊事员做了几百人份的猪肉炖粉条送到前线,可已经没有几位战士能够进食了,炊事员只好哭着把饭菜洒在阵地上。在历史上,后续赶到的部队电话报告上级:“无需工兵支援,战壕已被烈士遗体填平。”看到这里我不禁潸然泪下,这是多么顽强坚韧的革命精神。无需任何多余的修饰,革命先烈的故事就是一幅壮丽的诗篇!

  我党战士正是有着如此强大的战斗意志和解放全民族的决心,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我军战士都非常清楚他们为何而战,他们手里的枪应该向谁瞄准,他们的胸前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他们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而战斗!

  影片没有生硬的说教,是对真实历史的展现。在进攻上海市区时,为了不伤及无辜的老百姓的战士们,宁可承受更大的伤亡也坚持不使用重型武器;为渡过天津的护城河,许多战士跳入漂着碎冰的水中托举浮桥,很多人再也没能爬上来;在塔山,为了防止国民党军增援锦州,守军将士战斗到阵地只剩最后一人;老百姓们为了支援前线的物资,冒着轰炸推着独轮车赶往前线。这些场景让观众 身临其境地看到我军强大的战斗意志和得到广泛的群众支持的原因。

  反观国民党军队,其中也不乏军事天才和有能力的统帅,在抗日战争中也指挥过昆仑关大捷之类的精彩战役,那为何最终会一败涂地呢?用古人的话说: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国民党的士兵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战,国家经济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内部纠纷让蒋介石也疲于应付,政令不能上传下达,派系林立,鱼龙混杂。没有共同的理想和战斗目标,再优秀的将领也没了必胜的决心。

  我们这一代人离战争已经十分遥远,然而观看影片,情到深处,我还是不自觉流下眼泪,被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折服。我深知真实的历史比影片表现得还要残酷数倍,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纵观当今世界局势,水面上面风平浪静,水面下暗流涌动。我们的民族正走在复兴的路上,我们这代人更应发自内心地呐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七十多年前革命先辈用鲜血书写历史解放中国人民;现在轮到我们青年人挥洒汗水建设日益强大的祖国!

  大决战观后初中生感想和体会

  电视剧《大决战》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制作、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自6月25日起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和央视频、央视网等新媒体平台同步播出。该剧以1945年8月抗战胜利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为背景,全景展现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历史,深刻诠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真谛。

  慎海雄在讲话中强调,《大决战》是总台礼赞建党百年电视剧的扛鼎之作。该剧的“成功之道”在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秉承“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理念,以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刻画突显全剧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境界。在呈现上,打破刻板化、程式化的表现形式,用生动的细节描述塑造了英雄群像,谱写了一曲恢弘的英雄史诗。

  慎海雄表示,今年总台相继推出了《跨过鸭绿江》《觉醒年代》《大决战》等一大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具,社会反响、市场认可度高度统一的优秀电视剧,创新了总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国家主导、总台出品、多方合作”的生产机制,取得了大屏小屏同频共振,台网融合破圈传播的新成效。在庆祝建党百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以《大决战》为代表的“总台大剧”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特别是赢得了广大年轻受众的追捧和喜爱。

  座谈会上,与会代表围绕《大决战》的创作经验、传播效果及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电视剧《大决战》制片人梁仁红介绍,从2020年11月16日开机,到2021年3月16日杀青,《大决战》拍摄历时120天,又经历了三个多月紧张的后期制作,全体主创人员发扬大决战精神,克服寒潮、疫情等不利影响,终于交出一份令观众满意的答卷。总导演高希希从表现主题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切入,阐释了《大决战》艺术创作上的创新之处。他表示,全剧主要围绕“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进行排兵布阵。在创作过程中,努力做到在还原历史人物的同时丰满其“血肉”,展现走向成功的万般艰辛,让公众看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总编剧黄剑东表示,《大决战》创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多次修改、磨合之后,最终确定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主题作为灵魂脉络和主线。不仅要写“中国共产党是怎样胜利的”,更要写清楚“为什么能胜利”这一历史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