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批评,拼音:pīpíng,汉语词语,释义:评论、评判。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批评教育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批评教育内容
摘要:批评教育学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效果如何,与教师批评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批评教育之法,与同仁们共享。
关键词:批评教育;得法;方法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缺点、错误,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批评教育就成了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多年来的教育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批评教育学生要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接受能力,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下面介绍几种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批评教育之法。
一、爱心激励法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诚的关爱去感化、打动学生,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
的确,师爱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对学生来说,师爱是最起码的心理需求,是对他们进行鞭策、鼓舞的教育力量,也是促成他们积极上进的强大动力。当学生有了缺点错误时,老师充满爱怜的分析指正、鼓励期盼,会在学生的心里引起感情的“共鸣”。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师生“共振”“共鸣”期提出的要求可接受性强,教育效果最佳。
二、对症下药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犯了错误,教师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有时越批评问题越多。最好的办法是静下心来研究学生的性格特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以前我班有一位学生年龄比较大,不愿让人当众批评。针对这一特点,我采取了“有优点当众表扬,有缺点个别指出”的方法。这位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经验告诉我们:批评教育学生,要特别注意场合,尽量避免在大庭广众下点名批评。那种当面指责训斥,并要学生当场承认错误的做法,不如换一个场合给学生点面子,给他们一个思考的余地,也给他们一个“转弯”的机会,那样他们才可能真正愿意接受
批评。
三、启发开导法
学生做了错事,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首先要创设一种教育情境,让学生感到你是真心实意地为他好。然后在亲切融洽的气氛中,启发学生认识到所犯错误的性质及其危害。这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有一次,两个学生因争看一本故事书,把书撕成两半,你怨他,他怨你,彼此争执不下告到办公室。当时,我笑着问他们:“假如你们是老师,会怎样处理这件事?”听了我的话,他俩都脸红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再也不吵了。这时,我又温和地问:“扯烂书你们觉得自己有没有责任?你们这样吵闹不休应不应该?依你们看,现在你们需要怎么做?”很快他俩不但承认了错误,而且互相道了歉。由此看来,“启发开导”这种和风细雨式的批评教育,能使学生心服口服,并自觉地知错改错。
不少老师在学生做了错事时,常常使用责问怒斥的语气,其实这样做学生接受不了,有时还会把事情弄僵。如果我们换一种口
气,用商量的语气、热诚的态度批评教育学生,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四、行为暗示法
在恰当的环境下,给学生以行为暗示,能起到语言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正所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开学初,一次班内刚打扫完卫生,就有几个学生乱扔了纸屑。我发现后,没有板着面孔责令学生去捡,而是走过去亲自一小块一小块地往起捡。这无声的语言教育了学生,他们立刻动手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来。类似的情况反复几次后,全班学生都养成了讲究卫生、自觉保持室内外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育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应善于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对某一学生某一事件的处理,采用这种方法不能奏效,可换另一种方法。即使是对同一个学生,也不能总是采用同一种方法,而应根据学生犯错误的性质、时间、地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批评教育方法。
“爱是强大无比的教育者。”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批评教育之法,都要注意得法,并且要把师爱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教师要对犯错误的学生讲究宽容。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教育、关心;也要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朋友一样交流、沟通、合作,共享成功的欢欣。让我们用挚友的诚心,慈母的爱心,不厌其烦的耐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为培养教育一批又一批身心健康、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自强不息的“栋梁之才”而奋斗终生!
参考文献:
马彩燕.探讨小学班主任管理与学生心理因素的结合性[J].新课程学习,2014(07):149-150.
批评教育内容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学生心灵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学生心灵的巨镜。“闻过则喜”自然是件好事,但人非圣贤,本性渴望得到尊重,潜藏着对批评的抵触,以至于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影响师生情感和谐发展。所以我们在批评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批评的技巧。
不做无谓的批评抱怨
教师批评学生的目的唯有一个:帮助学生进步。本意是帮助学生,但往往由于控制不住情绪对学生泄愤、发泄不满,有时只是为了抱怨、甚至斥责学生。、学生爱面子乃至维持自己人格权利,都需要自尊和被他人尊重。自尊是学生人格尊严的支柱,是克服各种困难,坚持不懈取得成就的动力。而伤害学生自尊是批评的最大的弊端。也是我们最大的“犯罪”。每当学生做错事情或考分不高时,本来自己就觉得“无颜他人”,如果我们再无谓指责、抱怨,刺伤他们的自尊,以至于使我们失去了许多与学生沟通、协作的黄金时机,导致教育的失败。我们要抱定一个宗旨:“尽量不要指责,抱怨,批评学生。”
要谅解有容忍之心
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要试着了解学生,试着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批评和斥责更有益处。当我们真正了解学生之后,往往就会发现原来他们是值得原谅,值得同情的。
一位教师,若以对待儿女之心来对待学生,宽容学生,他才是最“伟大”的。遇到学生犯错误,需要我们理智的化解矛盾,打开心结。忍一忍,让一让,放一放,凉一凉。真正的体凉他们,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制力,也会增强我们的魅力,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是亲人、是挚友。容忍和谅解,虽不如热情的感染力,似疾风骤雨,但仿如丝丝春雨,能滋润学生的心田。
让学生知道批评是为他好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学习方面,有良好行为得到奖励的学生比有不良行为受到惩罚的学生学得快的多,而且也更能记住所学内容。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多鼓励少斥责。但是批评既然是照亮学生的巨镜,那么有些批评也是必须的。我们不能一味的迎合,赞扬学生。如能巧妙地恰到好处地提出建议,既不伤到学生自尊、引起反感,又能起到批评教育的目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觉得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只有让他们感到老师是亲人,是知己,才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真正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批评和赞扬自己的某一部分,会有全部收到了评价的感觉。批评要取得良好效果,在使用批评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批评也是一件让人痛苦的事,而赞扬就是麻醉剂,赞扬有助于将师生沟通建立在友好的气氛中,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是无限的关爱,感觉到更加无拘无束。先“扬”后“抑”比先“抑”后“扬”的批评更易于接受。先“扬”后“抑”也需技巧,真诚的赞美之后,一定不要接句“但是”再开始批评。如果这样,学生会怀疑这个赞扬的可信度,以为这个赞许只是要批评他的一条设计好的引线而已。久而久之,他就会知道你赞扬他只是为了一个“但是”。我们何不把“但是”改为“而且”呢?“你的数学考得不错,而且我相信你下次语文也会考得很好。”这样批评也就化成了一种激励。
学生犯了错误,怎样既能惩罚学生以戒下次,又让学生悦纳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建议”而不是下“命令”。我们不要用“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或是……的语气来教训学生,用“你可以考虑这个”或“你可以考虑那个”,……的语气来表明对他们的尊重。
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面子是做人的尊严,保着学生的面子不仅仅是一种批评的艺术。在批评中既要梳理思想,又要给足面子,还要充满人情味。这就需要我们在批评中注意一下几点:(1)批评必须完全在私下进行,哪怕是最温和的方式。(2)批评要言里有“事”,而言中无“人”。批评的毕竟是行为,不要扩展到学生本人。(3)一个过错一个批评。不要把过去的错误翻出来唠唠叨叨,不要用老眼光看学生。(4)要相信学生能改,相信学生会改。(5)在友好中结束批评,才是真正的批评结束。
次外,幽默批评,可化解“敌”意;恰当运用谦卑有助于降低对学生的的伤害。
批评教育内容
批评教育包括:书面检查、诫勉谈话、通报批评。
1、书面检查
书面检查就是写检查,是为了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和对做错的地方加以批评和改正。有时候写检查可以使人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下次记住,不会再犯。写检查的字数不宜太多,只要将错误分析透彻了,规划好克服的方法等等即可。
2、诫勉谈话
诫勉谈话是对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由组织和纪律检查部门对干部谈话规诫、监督管理,并组织跟踪考核。诫勉谈话主要是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谈话、诫勉教育,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的目的。
3、通报批评
通报批评这一活动在实践中被行政机关经常使用,但关于其定义,中国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而在个别专业法律法规中,也只是在罚则一章中出现了通报批评这一概念,至于具体执法中如何操作,并未见有更加详细的实施意见或司法解释给予说明。
其一,促其自省,学会自我控制。
批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很重要内容,又是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我们认为对于“违纪学生”不应“一棒打死”。要重视学生的“违纪”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学生因个性较强,活泼好动,自控力差,以至“违纪”,但本质并不坏。这样,班主任应适当地留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引导他们正确地自我评价和反思,在思想意识上认清问题的严重性和负面作用。一般情况下,经过学生的深刻思考,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不会再犯同样的问题;
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可塑性”,调动理智的`“闸门”教会他们自我控制,使他们能主动正确地管住自己、控制好不良情绪。
其二,旁敲侧击,尊重其自尊。
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敏感,他们过多地留意周围的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甚至毫不相干的、漫不经心的一个习惯性动作,一个表情的微妙变化,都会引起他们自尊心的颤动。在此,班主任既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同时又应是一个了解学生问题的“心理医生”。无论何种类型的学生,也无论犯了何类错误,他们在人格上仍然是平等的。因此,在批评教育时,首先,要从容地倾听,寻找问题的契合点。其次,学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摆事实,讲道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真正地做到有理有据,既不让学生的自尊受到伤害,又能使其受到激励和鼓舞。
其三,必要时动怒,给其敲响警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在生气的时候生气,会比和颜悦色更有效。因此,如果说老师的推心置腹地倾心交谈、循循善诱的耐心教导:体现了师爱,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动怒,也是师爱的一种形式。对“违纪学生”的“怒其不争”,就能体现班主任的师爱。那些故意扰乱课堂纪律的后进生,尤其是屡教不改、对是非诡辩、品行恶劣的学生,必要的动怒可让学生从思想上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思想上受到震动。
其四,找准时机,教育感化。
学生做错了事要批评,但有时在事发的时间、场合下并不适宜。当众批评学生会伤害其情感,尤其是对于自尊心、虚荣心强的学生。处理不当,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立情绪,或者与你公开对立,错上加错。人都渴望被他人尊重和认可。成年人都不会轻易地承认自己的过失,向他人道歉,何况十多岁的学生呢?
因此,对于行为恶劣的学生要公开批评,起到抓典型、教育他人的作用。当然,首先要征得家长及其本人同意,同时注意措辞。对于有些“违纪学生”,私下批评效果也不错,甚至会更好。一来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增强班主任的威信,二来可获得更多的信息,如违纪的缘由与动机、又有哪些学生违纪、此案是否“冤假错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