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分析范文(精选3篇)

更新时间:2021-08-03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思想教育,广义上是指全面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教育,狭义上是指形成一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分析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分析篇1

  一、内地西藏班(校)办学背景

  1984年,中央提出“在内地办学,帮助西藏培养人才”的战略决策。从1985年起,每年选送1300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小学毕业生到内地各省市中学学习,中学阶段期满后根据考试成绩继续深造,大学毕业后回西藏工作。

  截止目前,全国有21个省市的内地学校开办共137个内地西藏班和内地中职班,在校生1.85万余人。内地西藏班举办33年来,为西藏经济文化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为西藏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影响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思想行为的因素

  (一)文化封闭

  藏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复杂的地理环境下形成并世代传承,因此藏族同胞也形成相对独立的心理内容和心理活动的地域文化。藏族同胞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藏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原复杂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文化的相对封闭。内地西藏班(校)的中学生从小生活在这种特殊的文化中,这种文化对他们的思想行为养成有一定的影响。

  (二)文化冲突

  内地西藏班(校)的学生从小在藏区长大,他们所接受的文化和内地汉族的文化还是有很大差异,在接受藏文化十几年以后,突然进入一个新的文化系统,会产生一种文化冲突,特别是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一阶段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文化的冲突必然会导致他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他们如何去适应新的文化系统,是改变自己固有的文化模式还是去全盘接受内地的文化模式会对他们的思想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三)浓厚的宗教意识

  宗教在藏族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宗教文化也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藏族同胞日常的生产、生活、娱乐、教育等无不受到宗教的影响。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于藏族人民的思想及行为养成产生了重要作用,特别是藏族青少年。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从小生活在具有浓厚宗教意识的社会文化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意识、价值观念和民族情感。

  三、内地西藏班(校)中学生思想教育原则

  内地西藏班的学生绝大多数正好处于青春期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正确方式方法合理引导,将对他们以后的思想行为、人格塑造產生负面影响。

  (一)增强学生的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爱国是具体个人成为一国公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情感。西藏处于我国的边疆,以达赖集团为首的境外分裂势力仍未停止相关破坏活动。内地西藏班(校)的中学生以后都将要入藏工作,他们是藏区各单位的未来之星,他们将推动西藏的经济、文化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繁荣,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祖国意识教育引导尤为重要。

  (二)提高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党解决各种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基本权利。对于内地西藏班(校)的中学生进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教育,是提高学生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基础教育,要让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同一切分裂祖国统一的藏独分子做斗争,形成强烈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最终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三)正确理解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在宗教问题上,一直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从事破坏活动。对于从小生活在浓厚的宗教意识社会环境中的内地西藏班(校)的中学生,必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宗教政策教育,让他们正确理解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维护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分析篇2

  一、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西藏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健康的身心素质,能树立人生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多元化的迅速发展、社会和家庭诸多不良因素以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我区中学生脆弱的心理和薄弱的意志承受不了种种压力,部分学生道德滑坡,行为失范。有的学生不分场合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有的学生讲哥们义气,为朋友的错误“保密”;有的学生与伙伴发生矛盾,到校外找人帮助。现在中学生以自我中心较为突出,行为选择更趋向实际。在学生的目的中,以自我发展为目的;在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中,选择“两方面兼顾,既得利又不得罪人”;在人生价值观中,以个人利益为中心。

  以上情况说明西藏中学生思想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他们的行为表现外显了其思想状况。深刻探讨西藏中学生思想存在的部分问题,有其自身基本素质的原因,也有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体制性的问题。为了加强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有必要对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二、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师资队伍数量少、质量差,并且不稳定

  西藏中学教师队伍数量少,特别是农牧区严重缺少中学教师。在现有中学教师中很多都是代课教师,专门从事思想教育的教师更少,虽然现在培养出了一批民族中学教师,但至今骨干教师仍然很少,形成了骨干教师仍以援藏教师为主的局面。西藏边缘地区比城镇艰苦,物价又贵,但西藏对基层与农牧区教师又无特殊补贴,多数教师不愿意去基层,有些高水平和骨干教师开始改行从事其他行业。这样师资队伍的流动性大,师资队伍不稳定。

  2.藏、汉语教学的体制问题

  西藏是一个藏民族最集中的聚居区,全区总人口中藏族占95.2%,区内的门巴族、夏尔巴族、珞巴族、回族等一般也习惯于使用藏语教学。中学思想教育的教材是汉语课本,而广大牧区里的小学里,由于学生基本全是藏族或是通用藏语的其他区内少数民族,只有藏文课本和藏族教师,一般到三年级后才开始上汉语课,这样一部分学生汉语基础较差,他们在思想教育课中吸收知识比较困难,许多知识难以理解,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3.宗教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解放前,西藏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几乎全民信教。解放后几十年来,政教合一虽然被取消了,人们的觉悟也有所提高。但在精神生活中,宗教仍有极为强烈的影响,不少群众仍保持着浓厚的宗教热情。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封闭系统。它是整个社会体系的结构要素之一,同其他各种社会要素发生着广泛的社会联系。这就使宗教在社会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其存在和发展必然同其他相关领域发生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青少年来说,受宗教社会的影响而信教的也不少。

  (1)生活中受到挫折,因而消极厌世,想在宗教中求得解脱。西藏和平解放以后消灭了剥削压迫,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失。但是,现实社会中还是存在着大量矛盾,给当事人带来各种各样的迷惑和苦难。就个人来说,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常常会碰到各种不如意的事。如何对待这些矛盾,各人态度不一,有些人知难而上,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有些人丢失了信心或者由于受到挫折而失去了勇气,不敢面对现实生活,而是转向宗教,祈求在宗教中得到心灵的安慰。

  (2)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大学是许多青年人的希望和理想。诚然,能上大学,掌握更多的知识,为国家和人民多做贡献,这当然是好事。但是即使没考上大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样能为人民做出贡献。有些青年人则因高考落榜而一蹶不振,或因工作不如意而感到人生没有意思。

  (3)对社会上存在的丑恶现象感到愤懑,认为宗教能使人品德高尚。大多数青年信教是为了追求崇高的道德,他们将教堂视为神圣之地,以信教为修身之法。

  从以上分析的情况看,青年人信仰宗教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源于他们自身的经历、生活的环境、个人的文化社会。宗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对从旧社会过来的人有影响,而且对生长在新社会的部分青年同样会产生影响。这些信教青年将会成为宗教的基本群众,因此,他们的生活情况、思想变化、信教的原因和目的以及他们在社会上和宗教内的活动等,无疑会同今后的宗教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忽视这一点将会给我们今后的工作带来损失。

  4.家庭教育的松弛和误导,妨碍西藏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单位,也是每个人出生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团体。家庭是以永久生活为目的而同居的亲属团体。因此,家庭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它是由互为亲密关系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的而组合及经营的团体。传统的家庭关系重视礼教,容易受到家庭成员影响。

  受家庭成员影响而导致信教,这是部分中小学生信教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平解放后,西藏社会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意识,将长期在西藏社会上存在,并影响大多数青年甚至成年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些从旧社会过来的笃信宗教的老年人,他们对于宗教的信仰是根深蒂固的。这些人的宗教信仰会时时通过种种方式,感染周围的人,特别是他们的亲属。受家中信教的老人或亲友影响,是许多青年信教的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这些青年信徒的宗教信仰比较虔诚,宗教知识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这部分青年教徒是整个青年教徒中的主流。

  5.中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滞后性和行为上的随意性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所谓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是指思想跟不上社会发展趋势,落后于社会发展的要求。西藏中学生思想观念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一是存在较强的依赖心理。由于国家对民族地区学生实行优惠照顾政策,高考时降低分数线录取,而且中学阶段在校期间还有生活费用上的补贴。这些优惠条件一方面使民族地区学生感受到党和人民对少数民族的关心和帮助,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学习进取心不强,缺乏竞争意识,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二是自卑心理困扰,自暴自弃。一些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升学无望,无心学习,在校期间养成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等一些不良行为,经常旷课、逃课。这些与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所要求的求实、开拓、创新、拼搏的精神不相适应。

  6.法制教育的缺乏对思想教育的影响

  由于学生的法制教育缺乏致使当前中学生犯罪的现象明显增多。有的中学生主观上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从小结成团伙闹事,为小事情相互打架、斗殴;有的中学生还借助于黑势力逞能,出现打死、打伤人的事件,从而导致犯罪;有的中学生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家不守家规,在学校不守校规,缺乏起码的社会道德;还有的中学生在黄、赌、毒的影响下,道德败坏,强奸犯罪屡屡发生,抢窃、吸毒、贩毒、卖淫等现象时有所闻。西藏中学生法制教育的缺乏对中学生思想教育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值得我们重视。

西藏中学生思想教育问题分析篇3

  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到反分裂斗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和可持续发展,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忧心的主要社会问题之一。特别是深刻反思3.14事件,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一是学校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青少年活动阵地与青少年校外教育、社会教育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三是基层团组织特别是县乡村团组织相对软弱痪散,对于面向广大青少年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队伍经费等方面缺乏保障问题。因此,为进一步加大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就如何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

  一、在学校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作用

  随着义务教育的全覆盖,学校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建议设立教育团工委,强化教育系统共青团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领导力量的加强,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共青团组织和少先队组织的积极作用,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利用升国旗、上德育课、组织主题班会等时机,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使广大青少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强化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

  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将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确保各地市在“十二五”时均建设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力争到“十三五”期间各县市区均建设一所青少年活动中心。积极适应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特点,切实发挥青少年宫、营地、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活动阵地的教育优势和条件,开发和利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社会教育资源,探索阵地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把青少年活动阵地真正建设成为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切实把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和管理好,充分发挥它们在培养和教育青少年中的积极作用,将现有的如博物馆、雪城等公益场所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为广大未成年人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娱乐环境。

  三、加强经费投入

  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项经费,定期进行研究,保障经费落实,专款专用,形成正常的工作经费增长机制。

  四、建立公共娱乐场所联合执法检查机制

  由区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牵头,组织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务有关的执法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到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执法检查,重点是网吧和歌舞厅。同时,规范执法检查和相关处理流程,提升工作影响力和实际效果。

  五、强化共青团基层基础工作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6月14日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两个全体青年”即: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如何面向全体青年,做好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是关键。

  一是将35个合署办公的团县委从县工青妇办公室中单独分立出来,做到独立办公;二是配齐配强团县委领导班子,同时,加强团干部协管力度,对于表现不佳的,及时提出调整意见;三是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纳入党的整体目标考核体系。四是各级政府按照青年比例划拨青年工作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