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

更新时间:2021-11-09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审计是指由专设机关依照法律对国家各级政府及金融机构、企业事业组织的重大项目和财务收支进行事前和事后的审查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

  【摘要】我国北方地区城镇冬季取暖由当地供热企业集中供暖解决,作为公用行业,供热企业在为广大用户送去温暖的同时,自身也积累了巨额亏损。文章基于审计视角对与亏损相关的要素进行浅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热企业;亏损;审计浅析

  一、供热企业成本与收入的特点

  供热企业一般以热电联产、锅炉产热生产的热能作为供热的主要热源,接入城市供热管网输送、使用。按照外购热源与锅炉产热在总体热能中所占份额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不同供热企业的供暖方式分为:利用热电联产热源进行供热;以热电联产热源为主,自有热源厂补充进行供热;全部使用自有热源供热。与供暖方式相对应的单位热能成本也有所差异。

  供热企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向采暖用户收取的采暖费,在收费面积的计算上,有按建筑面积计算和按室内使用面积计算两种方式。特点是供热企业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用的收费面积计算收费,并且按照用户类别执行有差别的采暖费价格。一般来说,对单位、营业用房等公建用户执行的价格高;对居民用户执行的价格低。采暖费收入随着供暖面积的变化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另外,各地政府财政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供热企业进行的财政补贴,也是供热企业资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热企业亏损的原因分析

  (一)收入与成本倒挂

  供暖价格作为公众关注度高,影响面大的公共产品,实行政府定价,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当物价上涨,供热成本要素发生价格变动,成本总额增加,而采暖价格受到审批程序、稳定公众情绪等因素制约不能及时调整到位,供热企业受收费条件限制和用户配合程度等因素影响,不能全额收回采暖费。这使得单位面积供热成本大于单位面积采暖费收入,形成了供热成本与采暖费收入倒挂的局面,供热越多,亏损越大。

  (二)资产规模扩大,折旧费用增加

  供热管网是供热企业主要的固定资产,随着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供热需求增加,管网投资呈不断上升趋势,管网里程持续延伸。与管网资产相关的加压站、中继泵站、锅炉、热力站等资产规模在持续扩大。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供热企业在计提折旧时,将政府财政性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和企业自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计提折旧费用。提取的折旧费用巨大,在费用总额中占到的份额排在第一位,递减了供热企业大部分的营业利润,是账面亏损增加的重要因素。

  (三)融资规模扩大,利息费用增加

  供热管网建设工程投资大,投资回报率低、周期长,筹资渠道少。资金来源除了企业自筹部分资金以外,主要依靠财政投入和银行贷款解决。财政投入不足的地区,银行贷款成为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不同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差距较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执行央行基准贷款利率为主;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浮动区间大,如: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上浮1.7倍,农村信用社可上浮2倍。

  有的供热企业为完成管网建设投资,在财政投入少、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无望的情况下,转而向地方性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支持,被动接受贷款的高利率。对外负债规模大、贷款多的供热企业,往往出现利息费用支出高,投资收益不足以弥补利息支出的局面,造成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加重,周转困难,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

  三、供热企业审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不同供热方式下成本审计的注意事项

  1.热电联产方式下供热企业的供热成本主要是购买电厂的热能费,供热管网的维护费、资产折旧费,水、电费和三项期间费用等,总体成本费用较低。供热企业购进热能量以实际需要量为标准进行购买,电厂热能的供应价格,有的地区执行政府定价,有的地区执行协议价。总的来讲,供热企业向电厂购买热能的价格低于其生产成本,单价在一定期间内相对固定。

  审计外购热源成本时,在参照供热行业的单位面积消耗热能值、考虑当地供热企业热效率与调整值的基础上,得出当地的单位面积供热耗能标准,通过核实供暖面积与热能消耗是否配比、外购热能执行的价格标准及购买数量,审查成本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2.采用热电联产和自有热源厂共同供热的企业,其成本受电厂供热的持续性影响较大。当电厂热能供应受到影响时,供热缺口就需热源厂的产热锅炉增加产能来解决,采用此种供热方式比单一采用电厂热源供热增加了自有热源厂生产热能的成本。

  审计时注意以供暖面积为基础,采取适用的热能消耗标准算出总体热能消耗量,分别计算热电联产热源与自由热源厂产热的成本。对购入的热电联产热源的单价与数量要通过企业提供数据和外部调查相互印证,确定外购热源成本;对自有热源厂产热的成本要作为审计重点,并参照产热设备行业标准与供热企业实际运行效率,联系生产数量与供应数量之间的关系,增强成本数据的可信度。

  3.全部热能均由自有热源厂供应的供热企业,主要依靠产热锅炉生产的热能输入供热管网。生产热能需用的煤、油、水、电、物料耗材等原材料均需外购,供热企业自身没有原材料市场的价格影响力,当市场价格变动剧烈时,为维持正常供暖也只能被动接受。再加上生产设备折旧费、设备维检费、制造费用、供热管网的折旧费、水、电以及期间费用等,此种供热方式下的成本费用总额最高。

  审计时重点关注单个成本项目的外部因素变化是否传递到供热企业,并分析对成本总额造成的影响及程度。例如:煤、燃料油的价格近年来随着市场波动,成本支出金额增长较快,在成本总额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供热面积越大,产热量越多,消耗的煤、燃料油数量就越多,是供热企业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费用审计的注意事项

  1.对折旧费的审查,供热企业管网资产是主要的固定资产,在管网投资中既有企业自筹资金投资,又有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审计中要注意供热企业在计提折旧时是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第十四条的规定,将政府财政性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和企业自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计提了折旧费用,提取的年限是否合理。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供热企业对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按月计提折旧,但对应的资本公积却没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七条、第八条的规定转作递延收益或当期损益处理,合理分摊到资产的有效使用年限中,少计了收益。收益与成本费用不配比,使得会计账面利润减少,亏损加大。这样的账务处理方法是供热企业账面亏损增加的主要因素,类似的财务处理方法在供热企业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2.在对融资费用的审计中,除了关注供热企业的外部资金来源是否合规、有无违规拆借资金的情况、融资费用列支范围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执行的利率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多计利息的情况外,还要扩展审计关注范围,将融资的规模是否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管控是否到位、效益性是否体现,资金使用上是否按融资的渠道使用、有无挪用资金的现象,融资的结构是否合理、有无潜在的债务一次性到期偿还风险等一并纳入审计关注视野,以揭示资金流风险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

  (三)收入审计的注意事项

  1.采暖费收缴是供热企业的生命线。当采暖费收入形成的资金流不足以应对日常经营支出时,收费率低的供热企业极易陷入资金流枯竭的境地。收入审查是对供热企业审计的重点,关注的主要方面:一是审查收入的确认期间是否合理,有无为调节利润随意变更会计确认期间的现象;二是审查有无混淆用户收费标准的情况,如:以居民用户的标准向公建用户收费;三是审查用户收费面积的计算是否准确,有无擅自将建筑面积变更为使用面积的情况;四是审查为履行公益责任进行的政策性减免是否属实,有无擅自扩大减免范围、提高减免标准的情况存在;五是审查应收未收账款是否真实,影响收费率的因素是否真实及影响程度是否在行业合理范围内,收费手段、条件是否到位,管理措施是否切实可行。

  2.财政补贴对供热企业的支持作用显著,补贴金额总体上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审计中重点关注是否按照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要求对财政资金实行专款专用,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供热企业应将收到的财政补贴,区分不同情况进行财务处理。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投资补助的,列作实收资本或者资本公积;属于专项经费补助、对成本费用进行补偿、弥补企业亏损、救济损失或其他用途的,列作企业收益处理。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供热企业混淆了财政补贴的性质,将其作为专项应付款核算;有的供热企业将所有的财政补贴均列入资本公积核算。对此审计时要注意加以区分。

  总的来讲,供热企业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财务核算,既要真实反映出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又要反映出财政性资金投入对供热企业的支持作用。同时,供热企业的公用性质决定了其不适宜完全以市场化原则运行,对其账面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甚至几亿元的亏损,不应单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指标过度地强调。对其考核要更多的从公共服务角度考量供热企业实现的社会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城市供热价格管理暂行办法[S].发改价格[2007]1195号,2007-6-3.

  [3]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有关问题的通知[S].银发[2003]250号,2003-12-10.

  [4]天津市人民政府.天津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S].2004-6-30.

  [5]山东省人大常委会.济南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条例[S].2004-9-23.

  [6]秦皇岛市人民政府.秦皇岛市城市供热管理办法[S].2000-11-16.

  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供热系统变革的不断深入,集中供热模式在我国已经基本普及,同时供热企业的成本投入也在随之增多,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供热企业不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完善,那么将面临的是更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同时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这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因此要将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重视起来,本文针对供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策略做几点内容的阐述。

   关键词:供热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中圖分类号:F27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2-0204-02

   前言

   做好供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促使企业能够良好发展的基础,只有将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条不紊,才能保证企业其他工作的不断进步,财务管理在很大层面上决定着企业的效益,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应当将完善财务工作的管理也重视起来,如果对于财务工作疏忽管理,那么就有可能造成企业的资金亏损,会为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监察和完善是企业所有工作项目中的重点。

   一、我国当前供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1.对项目成本预估不到位

   现在我国的供热方式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集中供热模式已经基本普及,但是这种供热形式会为企业财务工作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弊端,供热企业在将集中供热模式进行推行的时候,只注重推行的范围之广,速度之快,却忽略了集中供热推行的效率,在对集中供热产生的费用进行预估的环节,往往预估的准确率较低,常常出现对费用消耗的预估与实际消耗的费用不对等,出现预估失误的现象,这会加大供热企业的成本投入,致使企业支出会大大的多于回收,使企业资金受损,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这样长期以往,对供热企业的运转都会产生很大的阻碍作用,由于经济的亏损造成企业的收支不平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发展,现在有很多供热企业在推行集中供热系统的时候,将工作的重心想都放在了新型业务模式的推广上,只注重大范围的推广,将集中供热系统大范围的进行覆盖,但是没有做好企业支出成本与效益获得之间的平衡关系,并且在业务的推广中只注重短、平、快,而没有将推行的效率和企业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样长期以往,供热企业的亏损会越来越严重。

   2.不及时追回欠款

   一些供热企业在推行集中供热的过程中,为了力求业务推广短平快的发展模式,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良好的成果,只注重推广的宽度,不注重推广的深度,造成一些企业在业务推行的过程中,敷衍了事,为其他的配套企业提供了绿色的通道,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对企业进行严格的审查,在没有摸清实际状况的情况下就为配套企业开了绿灯,甚至在供热费的支付上,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甚至有的企业在没有交付供热费的情况下就已经对其提供了集中供热,还有一些企业先赊后还,但是对欠款的企业也没有展开及时的追款,使欠款一拖再拖,甚至有的欠款已经难以追回了。这都很大程度的为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

   3.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有很多的供热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在思想观念的树立上就没有正确的标准,由于不重视,就很难将财务工作作为工作的重点去发展和完善,导致大多数的供热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不够完善,因为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对财务工作人员的管理也是很不到位的,没有明确的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常会出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职或是没有正确的工作态度,使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工作上不够认真、不够专业,失误现象频出,导致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并且企业对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重视,没有将其纳入工作的日程,不注意对财务人员的技能提升,不组织相关的培训学习,使财务人员的技能水平与时代的发展无法接轨,财务管理的方法也做不到及时的更新,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低下也是当前供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明显问题。

   二、供热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策略

   1.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从两个方面的内容展开,首先要树立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观念,强化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针对当前的大部分供热企业,大部分都缺少完善的财务成本管理规定及管理办法,并且财务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观念十分缺乏,有些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甚至没有成本管理概念,在支出成本的时候没有合理的预算机制,这些都是导致成本预算超支的原因。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普遍控制的较好,但是对其他方面的成本支出却十分忽略,例如在企业生产流程中的管理和售后环节中,企业都应有与其相对应的预算机制,如果不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深化给供热企业的财务人员,那么企业资金亏损的问题也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创新的成本管理理念,要从企业的发展大局作为财务管理的出发点。引。其次是要提升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一方面要聘请专业素质过硬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丰富的创新管理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在企业项目运营之前要对供热成本进行科学的预估,为企业的运营做出合理的规划,并对可推行的项目做出可行性的报告,另一方面,企业内部也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再教育,使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能够随着企业的改革逐步的提升,从而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2.应用信息技术网络系统进行财务管理

   引用信息技术网络系统进行财务管理,首先要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实现软件资源共享,在具体的核算工作中,我们发现供热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可以说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程,运用传统的人工核算方法在效率和准确率上都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目前由于国家供热形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供热企业的工作量,以往手工核算的方法不仅落后,并且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样既能够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也能够缓解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企业要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并将其他种类的财务评价系统指标也一同融入,确保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在财务管理软件开放方面,要避免出现重复的现象,要将软件的通用性和共享性把握好,因此在对软件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先对企业的运行机制和财务管理的模式做深入彻底的研究,将标准进行统一,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制定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出与企业相匹配的核算系统,保证系统能够准确的将企业的财务信息反映出来,从而为信息的共享提供基础保障。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的避免企业资金的亏损,供热企业应当对财务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的依据,并使他们在处理企业财务问题的时候做到有章可循。首先应当加大财务审计监督力度,在供热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可以说内部的审计与监察担当着重要的责任,它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讲,是一种督促的力量,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科学运行的标准,并且内部监管机构有着较大的管理权限,可以对各个部门和下属单位实行严格的管理机制,将实际的企业财务管理情况与制定的标准进行深入彻底的分析,找出存在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防止出现违法和违规的行为,避免企业面临财务风险。其次是对二级核算单位进行审计,供热企业要想保证下属部门职工的工作效率,就要对二级核算单位进行审计,各个部门的负责人有一定的调配权和审批权,因此内部财务监察小组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能权限,确保企业财务管理收支和账务的平衡。最后是对干部的离岗离任进行内部审计,对二级单位的法人代表采取轮岗制管理,规范管理行为。

   三、结语

   总之,对于我国供热企业来说,由于集中供热改革形势的大力推行,出现在供热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是日益凸显的,因此企业要加深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企业财务管理的改革势在必行,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财务管理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它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事业,要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强化他们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并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为供热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提高供热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供热企业更为长远的发展,同时也实现供热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对供热企业亏损的审计浅析

  摘要:不同区域的供热政策不同,北方地区各城市所应用的供热收费体制存在部分差异,城市供热计量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电厂的热价、煤炭价格持续上调,供热单位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但是供热收费价格调整并不及时,导致供热企业在运营中的风险提升,本文讨论供热计量所引发的供热企业经营风险问题,对供热企业今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供热计量;供热企业;经营风险

   一、供热计量发展现状

   (一)计量方法

   在城市供热计量的应用过程中,供热计费方法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楼栋热量表直接进行楼栋计量,然后按照户数做好分摊,另外一类是热量表依照户用热量数进行结算。供热计量收费的方法主要有散热器分配计法、流量温度法、通断时间面积法和户用热量表法。

   (二)收费方法

   2007年,建设部出台了供热计量收费价格暂行管理办法,其中对城市的供热价格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热量计量分为基本费用和热量计量费用两部分。基本费用以面积热费为基础,可以表现出供热的部分固定成本,计量费用则能够表现出供热的变动成本,基本热价的计算是基于面积热价30%—60%的标准完成的。

   二、供热计量引发企业经营风险提升的表现

   (一)供熱计量成本高

   借助于调研发现,我国供热系统用户末端计量设备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供热计量所产生的收益并不大。同时,对供热计量进行的投资,所需要的回收时间长,甚至可能无法获得利润,导致供热企业的改革热情降低,改革与供热计量工作的开展相悖离。热计量收费目的在于通过使用较低的投资来满足建筑设计的公平性和经济性要求,是一种不带有目的性的手段。

   在推进我国供热计量执行的过程中,在一些新的项目和试点项目中引入了网络监控系统,所采用的计量方法及设备复杂程度较高。一些试点地区引入了无线控制技术,但是这类技术并不成熟,容易被损坏,同时具有较高的计量成本,不易维护,导致其后续的使用和推广受到了限制。

   (二)热用户所缴热费和所用热量不合理

   热计量的合理性就是用户所缴纳的费用正比于所消耗的热量,使用量大,则缴纳热费高,使用量少,则缴纳热费少。热量表可以真实地体现出用户实际所消耗的热量,就是供热企业借助于热力管网向用户提供的热量以及所应用的热量,借助于系统的末端散热器向室内散发的热量。

   热用户实际消耗的热量和房间的布局、位置具有密切的联系。即便在相同的居民居住单元中,如果房间的朝向不同,则所消耗的热量也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位于居民楼两个端部以及最上部的用户所消耗的热量最大,极端情况下会是位于楼房中间位置房间所消耗热量的几倍,这就会导致即便室温和建筑面积一致,但是在不同位置的房间,消耗的热量显著不同,甚至消耗量呈现出成倍的比例关系。这在选择性试验中已经被证实。我国很多房屋处于空置状态,建筑物的户间传热问题严重,同时,建筑物的施工质量、执行标准、建设时间都会对结构的保温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导致供热计量结果的准确程度受到限制,单位热费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不能实现有效的分摊。

   (三)供热系统的节能性较低

   现阶段,我国城市中的很多供热企业在供热中为了减少企业的资金投入,消耗较多的能量,所以表现出较低的供热能源利用效率。在引入供热计量后,无法实现能量利用效率的提升。在供热计量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技术的应用效率受到供热系统的影响。企业要积极推进系统能源利用效率提升,所以,对于供热系统来说,锅炉的燃烧效率和管网的传送效率都需要有所改善。能源的严格控制和管理,要从源头着手,使供热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推进节能效率的优化。很多企业所应用的供热系统并不具备较高的节能效率,如果依据供热计量系统的数据来完辅助收费,则必然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使企业应用供热计量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因此,推进供热系统的节能功能实现,促进供热系统节能效率提升,是现阶段企业计量问题中必须及时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四)供热计量所用设备的损坏及失效问题

   1977年,我国开始执行供热计量,多种多样的计量产品出现在市场中,其中有很多产品质量不过关,在扰乱市场秩序的同时,对热量计量工作的开展也具有较大的阻碍作用。所以,对计量仪表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大约有30%的仪表在应用两年之后,其准确度呈现出显著的降低,甚至失效。现状技术条件下,热计量表计电池使用年限在8年左右,超期会供热企业耗费大量资金进行电池更换,表计故障期间计量数据也会与用户产生较大争议,总体来看,表计质量不能满足要求,使供热企业面临较大的经济负担。

   (五)我国供热计量的热价制定不合理

   我国的建筑采暖具有明确的收费标准,这一标准是由政府的物价部门确定的。供热企业不能擅自确定供热价格。现阶段,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并不能严格地进行收费标准的落实,一些供热系统中计量收费条件和标准仍然采用原始的依照面积收费的方法,导致很多热计量没有得到合理使用,处于闲置状态。分析热计量收费标准,发现供热企业以及很多用户对于收费并不具备太高的积极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比较少,人们节能意识普遍不足。同时,在很多试点企业中,由于没有实现热费的均匀分摊,所以无法执行计量收费。结合国家的具体要求,作为一项民生问题,政府对于供暖问题进行积极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政府部门无依据地为了缓解用户的经济压力而压低热价,就会导致供热单位的效益受到影响,使一些供热单位亏损,使供热单位引入热计量技术的热情受到影响,阻碍了热计量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降低供热企业经营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降低供热计量成本

   现阶段,我国的供热计量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开展,必须要严格审核供热计量的执行方式以及所使用的设备,在满足经济性、稳定性和间接性要求的同时,促进我国供热计量事业的高效率发展。同时,楼栋的热计量能够使用户消耗热量的不平衡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实现计量成本的降低,所以这一工作方式被大范围地推广。

   (二)提高热费缴纳精度

   研究人员做了多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了细致的研究,通过引入不同的修正参数,使基础热费的确定更加科学。结合对建筑单位消耗热量具有影响作用的诸多要素,对房间的朝向、建筑的层高和建筑中相邻房间的布置等要素进行充分考虑,借助于差异性的、复杂程度较高的修正参数,尽可能使热费更加公平。但是,所应用的修正加权法不是一种普适的方法,不能大范围地使用。所以需要在今后更加深入地研究用户的用热量以及热费之间的相互关系。

   针对以往所表现出来的均衡性不足问题,可以通过在建筑中进行内墙的保温使问题得以解决。尽管这一方法可以使用户之间的传热问题得以解决,但是会使建筑整体热量的消耗增加,不能从根本上实现能源的节约利用。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供热系统是一个整体,热用户使用热量是自身的消费行为,所以要避免将这一问题扩散,导致供热计量工作的发展受到限制。

   (三)合理制定热费价格

   政府要合理对热价进行干预,使其能够推进热计量工作的稳步开展。因此,政府要适时地干预热价,做好热价制定的监督工作,使其满足商品化、市场化的要求。这些工作对于国供热计量工作的深化和拓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合上述分析,供热行业中竞争的激烈程度愈加显著,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发展,供热企业就要积极引入供热计量方式,提高该项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高效性,降低由于供热计量不合理而引发的企业风险。

   参考文献

   [1[高星.城市供热计量热价与计量收费管理模式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8(3).

   [2]方修睦.热计量收费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分类方法[J].供热计量,2012(2).

   [3]黄维.“计量后”供暖系统的动态调节技术方向[J].供热信息,20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