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更新时间:2024-01-29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创新理论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一贯重视理论指导和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历史。在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党领导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一、建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历程

  (一)毛泽东思想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第一大成果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它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之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系统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成功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理论创新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瞻远瞩,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3.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面对着发展中的新问题新矛盾。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先后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和谐世界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思想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正确认识党的理论创新

  (一)准确把握党的创新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

  笔者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强调:

  1、我们应该从我党对“三个规律”特别是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史的角度去思考党的创新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这样我们才能深刻理解x多年来党的理论的继承性。

  早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就开始反思苏联模式,并试图探索自己的道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认真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改革开放,并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的党中央面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严峻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战略构想。通过历史回顾,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我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进程是一致的。

  2、我们应该从分析“三情”的时代特征入手,深入理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理论创新的实践依据。

  如对十六大以来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实践依据的理解:从党中央的一系列文件看,中央理论创新最重要的时代背景是特殊的国情,即“我国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我们用新的理念来思考改革、发展的问题,树立新的科学的发展观。

  与国情直接联系的是党情,我们经常用“两个转变”来概括党情的变化,即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但是我们在分析这两个转变时对两个问题要给予足够的关注:一是这两个转变与国情的联系,二是党的领导层和党员的代际变化带来的影响。否则由于我党没有及时完成角色的转变而使得一些发展问题的解决比较滞后。关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过去比较关注新一代领导人如何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其实,党员代际变化对党的建设影响最大的是不同代际党员思想状况的不同。例如,老一代的同志受过比较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相对来说比较坚定,而新一代的同志在这些方面可能比较欠缺。这就迫切需要党进行理论创新,以增强理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再说世情,一般我们概括世情多用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等宏观概念,但是,我们不仅要从长远趋势和整个世界的角度看待世情,还要尤其关注中国同世界关系的变化。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发生深刻变化,“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不仅要密切关注世界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更要注意中国快速发展可能给世界的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统筹、协调好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用创新的理念理解创新理论的内容

  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包括许多概念和观点,要正确理解,就需要我们跳出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固有观念和思维定势,用创新的理论来思考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概念。

  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例,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农村的经济发展无论在总量上还是在劳动生产率上都落后于城市,这在发达国家也不少见;由于人口聚集度较低,在乡村发展第三产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难度要大于城市,而效益要低于城市;同时,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村人口还会在人口总数中保持较大比例,农村人均占有的经济资源数量也会低于城市。根据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届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比是2.25∶1,虽然与现在相比有所缩小,但仍属于世界上极少数城乡收入比超过2∶1的国家之一。这应该怎样理解?这需要我们突破仅从经济上分析发展水平的旧思路,还要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水平、居民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便利性等方面来判断发展差距。假如我们可以用左右的时间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基本相同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那么,城乡居民的实际收入比就会降到2∶1以下,再考虑到其他因素,城乡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差距就会大大缩小。

  (三)评价党的理论创新的根本标准

  党的理论创新不同于学术创新。不能完全套用学术创新的标准来评价和衡量党的理论创新。党的理论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的,它与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相连,息息相关。因此,评价党的理论创新要看理论本身的发展,更要看理论的发展是否达到了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以及由此而来的对于实践所产生的新的推动。即评价党的理论创新最根本的是看新产生的理论,是否适应了新的实践的需要,是否推动和开辟了新的实践。

  时代在发展,形势在变化,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紧跟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就要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只有做到既要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又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完善自己;既要坚持向西方学习,又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要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又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推进理论创新相统一,又要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充满创新精神的坚强领导核心。

  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以来,触动很深,感到这是一次思想的大起底,起底的是落后于时代的思维观念和惯性思维;这是一次能力的大排查,排查的是岗位素质与转型发展的差距;这是一次作风的大检验,检验的是尽责状态、求实作风和担当精神,使我对党的创新理论重大现实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下面结合自身实际,汇报四点感悟和体会。

  一、党的创新理论的核心首要是更新观念、摆脱束缚。从我市的实际看,公安工作要跟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彻底解决公安侦查技术与现代高科技犯罪的差距,核心在创新、解放思想。必须深入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切实增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理念。因此,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把大脑里的谜团解开,真学真懂,正确认识现状,科学研判形势,着力摆脱保守思想的束缚,不能始终把思想停留在书本上,导致思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时代“拧着劲”、与群众“拧着劲”、与实践“拧着劲”;着力摆脱经验主义的束缚,有经验,是优势,但固执已见,就容易被束缚,就容易偏离实际,使工作缺少生机和活力。因此,要多学习、多实践,自觉跳出原有经验的束缚,敢向过去“开刀”,敢向自己“叫板”,勇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努力使已有的经验与新的实际“接轨”;着力摆脱习惯思维的束缚,把改革创新精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以新理论研究新情况,以新视野认识新事物,以新观念解决新问题。

  二、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本要求是端正思想、转变作风。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实际行动上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说到底是要解决思想作风问题。我感到,要力戒自由主义,强化纪律观念,自觉做到“四个服从”,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会上不说、会下乱说等现象要坚决反对和制止;自觉管好自己的“生活圈、娱乐圈、交际圈”,坚决抵制诱惑和侵蚀;要力戒形式主义,强化务实观念,既要善于求真,在准确理解把握“上情”的同时,要深入细致地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下情”,要有揭露矛盾的勇气,要有解决问题的愿望,也要善于求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善于归纳总结事物的规律,以指导实际工作。要力戒保守主义,强化效率观念,讲求时效。

  三、党的创新理论的内在动力是履职尽责、主动作为。作为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不能满足于空洞表态,坐而论道,而是要落实到行动上,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用各项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来体现讲政治要求的落实。一是树立事业为重的奉献精神。只有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才能开动脑筋去刻苦学习钻研做好工作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潜心研究和把握本职工作的特点规律,才能积极面对和主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二是树立迎难而上的进取精神。鲁迅有句名言:“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盲目自满、不思进取是制约能力提高的大敌。我们必须充分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重任的气魄、开拓进取的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积极进取中锻炼提高能力素质,努力创造不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三是树立真抓实干的担当精神。真抓实干是精神状态好坏的重要标志。各项工作的落实都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我们能力素质也是在实干中提高的。我觉得敢于担事担责,敢于攻坚克难,敢于迎接挑战,认认真真把需要干的,一件件落地落实,才能把握创新理论的命脉。

  四、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途径是与时俱进、求新突破。着眼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敢于打破传统、突破定势,创造性开展工作,推动工作不断创新发展。一是继承传统,吐故纳新。对那些实践证明已经成为弊端的东西,已经过时了不再适用的东西,要改革,要抛弃。而对那些好传统、好作风不能抛弃,不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结合新的实践,把它们丰富起来、发展起来,使它们发挥更好更充分的作用。二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树立解放思想的勇气,不墨守成规,患得患失,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胆解放思想,理直气壮地进行改革创新。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敢于创造,敢于试验,敢于突破。用辩证的眼光审视和检查过去的工作,突破成规,打破常规,敢为天下先,以站排头、争第一的精神推动工作。三是着眼实际,寻求突破。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落实中央及省委、市委、市公安局作出新部署和要求的重大改革,努力在工作中找到特色和亮点的重大改革,力争多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营造以创新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贯彻落实党的创新理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今天我要讨论的课题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创新理论。那么,什么是党的创新理论,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有什么样的魅力,党的创新理论给我们哪些启示以及思考,我们怎么样才能学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些问题我将在下面的文章中一一解答,而本文的重点在于怎么样学好党的创新理论,这个问题的探讨对于基层的群众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什么是党的创新理论

  1、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论含义

  党的创新理论,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性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向全党提出的一个重大的战略任务。它来源于实践、扎根于人民,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又对人民群众的实践起着根本指导作用。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而落实好这一战略任务,要求我们大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党的创新理论的魅力无穷

  1、党的创新理论有怎样的魅力和活力

  我们党的创新理论充满魅力,充满活力。一个民族要站在世界的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创新。党的创新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用来解决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一种深入了解的渴望,对党的创新理论有一种强烈认知的需求。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都值得我们跟进一步、深入一步的研究。

  2、明确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性

  束之高阁的理论没有生命力,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党的创新理论来自群众,需要平民化、生动的宣讲服务群众。当前,一些人错误认为党的理论高高在上,觉得党的理论常常是“两张皮”、“空对空”。(错误观点)而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在单位也不例外。在单位组织理论学习的时候,有的人民就会觉得,学这些没有什么实际用处,甚至有的人民在私下不情愿地嘟囔:“学这些有啥用,又不能当饭吃。(错误情绪)相信这样的错”误思想在很多基层单位的人民中,多多少少都出现过。如果给年轻的人民们讲大道理,让人民们听一些,他们一知半解的条条框框的理论知识,年轻的人民们不仅不容易接受,更容易让那些人民们有逆反心理。要让我们的群众了解党的创新理论,我个人认为首先要让大家了解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性,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我的经验是,将生活中的故事讲给人民们听,让他们从中领悟以及思考。

  案例分析

  我曾经给人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庭主妇做了几十年的菜,厨艺平平,而有一个人学厨艺才几个月,出师掌勺后却能顾客盈门。主妇纳闷,决定问个究竟。厨师告诉她:你烧菜靠的是习惯,我烧菜靠的是烹饪理论指导。”

  一个故事讲出一个道理,这样的教育群众乐于接受,也会让我们党的创新理论更深入人心。扎实有效的教育,不仅消除了群众思想疑虑,还增进了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实践热情。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基础是学习,核心是信仰,关键是践行。真理只有进入人的灵魂,引起灵魂深处的共鸣,才能产生坚定的信仰与果决的行动。

  二、党的理论创新带来的思考

  1、理论武装全党、全民是理论创新的最终归宿

  “满棚棚生绿满架架菜,侯沟门旧貌焕新颜。泉眼眼那个有源大树树有根,科学发展让庄户人得实惠……”这是陕西省安塞县侯沟门村农民自编的一首歌谣。朴实无华的歌词,反映了党的创新理论对改革发展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厚感情。透过侯沟门村的变化,我们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改天换地的巨大威力。

  有此可见,理论武装全党、全民是理论创新的最终归宿。束之高阁的理论没有生命力,理论一经群众掌握,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中指出“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大力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基础是学习,核心是信仰,关键是践行。真理只有进入人的灵魂,引起灵魂深处的共鸣,才能产生坚定的信仰与果决的行动。

  2、让理论学习转化为生产力

  案例分析

  去年3月,云南的一位下士刘奎廷,回老家云南保山探亲,看到村民宁可土地荒芜也要外出打工,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的理论学习让他知道了,国家免除了农业税,种地还给补贴,为什么还没人愿意务农呢?刘奎廷认为是乡亲们对政策不了解。于是,他在向村民宣讲富民惠农政策的同时,鼓励大家承包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在刘奎廷的动员下,乡亲们纷纷返乡务农。今年春节,村民王x还专程从老家给刘奎廷打来电话:“多亏了你的好点子,我承包了10亩地种水稻和甘蔗,一年收入4万多,比打工强多了!”

  三、政府需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群众

  历史的经验昭示,一个政党、一支政府,要想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群众,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军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单位、教育群众,在学习理解上求深入、在推动实践上见成效,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政府建设中的指导地位牢固确立,单位建设保持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思想政治建设的根本经验,是以理论上的清醒保证政治上的坚定。改革开放30年来,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军事任务更加繁重、群众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趋于多样的形势下,我军始终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政府作为首要任务,在政治工作全局中突出出来,确保了人民政府性质宗旨不变、确保了政府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1、政治建设的首要课题

  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根本的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江泽民明确提出以科学理论武装人,指出政府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使邓小平理论在群众头脑里扎根。胡主席进一步强调,把军心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政府雷厉风行地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要求,坚持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上走在前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每次代表大会召开后,在《邓小平文选》出版和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后,在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出版后,在胡锦涛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政府历史使命、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政府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后,都采取有力举措,推动学习贯彻。

  2、紧密联系政府建设实际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学风。政府中,理论武装、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重要体现,就是学习贯彻好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继承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思考解决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政府、怎样建设政府,未来打什么样的仗、怎样打仗的根本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新时期政府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政府建设思想以及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国防和政府建设重要论述在内的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军事领域的具体展开和运用。政府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突出出来,组织政府特别是高中级干部原原本本学习钻研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国防和政府建设重要论述。

  实践再次证明,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军事实践,是我军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通过学习实践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成果,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了国防和政府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自觉坚持服从大局、在大局下行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大精神动力,出色完成了军事斗争准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以及抗灾救灾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3、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大众化

  理论武装要赢得青年、赢得未来,必须注重抓好基层群众这个大头。这些年来,政府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普及化、大众化,编写印发《基层军官理论学习读本》、《士兵理论学习读本》等一系列教材,坚持把党的创新理论学习贯穿于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教育之中,贯穿于我军历史使命、理想信念、战斗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之中,每年组织主题教育都对基层理论学习进行部署和引导,使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实践及时向基层延伸。政府院校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编写下发《邓小平理论教学要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要点》、《科学发展观教学要点》,根据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及时修订院校政治理论课教材、开设党的创新理论课程,定期组织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教学成果观摩活动,有力地推动了政府院校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和贯彻。

  坚持不懈地抓基层群众的理论武装取得明显成效:广大群众进一步认清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发展、人民富裕、民族振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进一步认清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成就都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的,从而把政治信仰与情感认同统一起来,更加坚定地听党话、跟党走;把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与树立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在头脑中牢牢扎根;通过统一思想达到统一意志和行动,无论形势怎样变化,群众始终保持了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单位始终保持了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

  4、不断创新理论武装形式方法

  学习贯彻创新理论,既要坚持我党我军理论建设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形式,更要适应形势和时代的发展,贯彻创新精神、运用创新方法。这些年来,政府理论武装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有效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步步深入。组织召开了一系列政府理论研讨会、理论工作座谈会、理论学习情况汇报会和学习贯彻经验交流会。总政治部多次组织政府宣讲团、各级纷纷组织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深入单位宣讲,极大地浓厚了理论学习贯彻的氛围。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其重点在于创新,从学习方式和方法上创新。面对基层群众价值多元、思想多变的特点,需要尝试了许多新办法:可以针对青年群众追求时尚、喜欢新生事物的特点,开展名段诵读、文艺演唱、学用演讲等活动;充分发挥灯箱、橱窗、板报、网络等载体的功能,开展军营“百家讲坛”、理论学习之星评选等具有时代气息的学习活动。而针对单位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坚持让问题促学习,盯住困惑解“扣子”,有什么问题就学习什么内容的方式,将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也可以更直观的,更深入的将理论知识贯彻到基层群众的思想深处。结语: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理论,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在我军建设中,更应该坚持不懈地用当的新理论来武装全体群众。不断把我军建设推进到新阶段,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我军的神圣使命,须臾离不开党的创新理论指导,须臾不能放松推进军事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注重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推动政府各项建设和工作又快又好发展。科学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科学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紧紧抓住确保单位建设正确方向的根本问题,紧紧抓住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紧紧抓住影响单位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重要的建军治军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路子,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推动发展的具体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和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