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三篇】

更新时间:2021-07-11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社会是用来把科学技术联系在一起的,统称为科学技术,简称为科学技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

  最近,中国开发了第一个防爆消防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可以在距火源不足10米的地区进行灭火作业,一次可以同时喷射近5根100米的高压水柱,其喷射流量达到消防水管的8-10倍。同时,罐体火源的泡沫灭火机器人也开发出来了。

  机器人代替消防员进入易燃易爆现场,不仅可以减少消防员的危险,还可以在最初的时间获得事故现场的数据,提高危险对象。面对全球近年来不断发生的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机器人救援力度越来越强大。

  在防灾减灾系统中,科技创新在快速掌握防灾信息、科学组织救灾、全面评价防灾影响、系统规划重建工作等方面发挥基础支持作用,科技在防灾减灾和防灾后重建应用已久。

  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例如,1999年台湾的9?21地震后,台湾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率先组织地质与断层、强地动观测、大地工程、建筑物震、桥梁、道路和交通设施、水利设施、生命线系统、工业设施和社会经济损失领域的专家学者数千人,到灾区进行专项调查,评估损失,为规划重建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台湾位于太平洋地震带的事实,希望避免在滑坡、泥石流等二次灾害容易发生的地区选择重建场所。重构规划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优先考虑学校、老人家等的重建,根据居民的意愿进行基础住宅区的建设,重视建筑物的建设,重视文化的恢复和心理的重建。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国家减灾委员会和科技部抗震救灾专家组出版了《地震后重建实用技术手册》。2010年玉树7.1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和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后,科技部发布了《地震后应急实用技术手册》。中国科学院利用多年科技积累和综合优势,充分发挥了科技支持作用,为以往的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

  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信息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中的力量也非常重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设立了灾害应急应对技术创新资助计划,其灾害应急应急信息产品实验室(IPLER)项目重点关注灾害管理方面的技术创新,通过整合大学、相关企业和公共机构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利用系统工程学方法,面向灾害管理需求,开发集灾害应应对和灾害恢复功能于一体的灾害管理产品体系,建设可持续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转移体系。IPLER项目组在2010年海地震应急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加了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影像处理、联合国扩大国际应急响应行动、环境预测和灾害预防应对训练项目。

  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技术标准推广。在灾害监测报警和风险分析中应用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和建筑领域大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技术,向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传授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加强工程防灾技术法规和标准建设,加强监督检查。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公路、铁路和避难缓冲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法定要求。美国对建筑工程施工图开展强制性审批,全部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拆除工程和包含家庭装饰的维修工程施工图件必须报审,是获得施工许可证的条件之一,保证建筑防灾技术标准严格执行。作为地震高发的国家,在地震高发地区,应严格执行防灾减灾的技术标准。

  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

  在监测预警方面,高精度监测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地震、暴雨、洪水等灾害预警的精度,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预警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形成了观测、科研与预测相结合,积极捕捉有效地震变形信息的地震大形势研究方法,捕捉云南鲁甸6.5级强震前和震后变化。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云南省、江西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建立了基于地质灾害群测量群预防、专业监测预警为核心的群专结合预警示范区,显着提高了地质灾害多发区监测预警的效果。在应急响应方面,科学的应急响应机制和综合应急响应平台的建立和先进的应急技术装备的普及应用,在重大自然灾害应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幅度降低了当地人口和经济损失。地震-地质灾害链、台风-洪水灾害链损害评估模型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2015年尼泊尔8.1级地震灾害、2014年超强台风威马逊、2015年超强台风灿鸿、苏迪罗损害评估发挥重要作用,评估结果为国家和地方迅速启动相应水平的救灾应急响应提供了重要参考。在灾后重构方面,灾后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灾害损失快速评价、重建等技术产品的升级,为灾后信息传递、灾害评价、资源配置、重建等工作提供了及时有力的支持。相关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芦山地震灾区、鲁甸地震灾区和尼泊尔地震西藏灾区重建,在灾区重建计划编制、灾民设置点建设、灾区生产生活设施的抗震设计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家在科技救灾减灾方面的资源整合。

  一是重视计划和政策领导,推进科技防灾减灾工作的持续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纲要(2006-202-02-0年)》《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计划(2011-2015年)》《国家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特别计划等政策文件,全面部署防灾减灾科学技术工作。二是通过实施科技项目,重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十二五以来,通过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持计划等全面支持防灾减灾工作,重点开展防灾监测警报、重大自然防灾、生命检测检索、避险救援、配置保障等先进应用技术和装备开发。三是重视人才和基地建设,支持防灾减灾技术工作。近年来,我国加大防灾减灾基地建设,建设了30多个国家级和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观测站,初步形成了复盖各方面自然灾害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利用基地和高校,培养大量防灾减灾专业人才,有力支持防灾减灾技术工作。四是着力构建科技减灾应急机制。针对重大自然灾害多灾种叠加、灾后重建多领域交叉情况,着力构建部门合作、机构合作、专家合作与企业参与的科技应急组织机制,建设跨学科、跨部门、多灾种复杂灾害识别、进化预测的科技咨询平台,打破块分割、科技资源整合,提高执行效率,整体提高科技支持防灾减灾工作能力。

  科技硬实力的提升已经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披上了坚实的铠甲。在暴雨预测方面,风云4号气象卫星传来了高精度的影像,也有广泛垄断率的监视主力军雷达的实时监视,预测预测过程中分辨率最高可达3公里的GRAPES的尺度数值模式,天基、空基、地基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立体监视网大幅提高了预测精度。我国应对灾害的能力在提高,很多部门利用新的防灾手段,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成果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是加强灾害预报、救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基础,加强研发项目的实用性,加强合作研究,避免重复工作。从五个方面进行实际行动:加强灾害预报能力,提高预报系统的可靠性,发展制定防灾减灾计划的综合科学方法,集中各领域的专家和社会各界意见,制定科学的应急计划,建立系统化、模块化的应急应对机制,提高防灾减灾和防灾后重建效率,保障防灾信息和应对机制的公开透明性,提高人们对防灾减灾和防灾后重建的认识

  在防灾减灾救灾过程中,新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 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

  1989年4月20日凌晨,泸州发生了自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冰雹灾害。30年过去,我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防范手段科技水平大幅提升,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奠定了良好基础。

  4·20冰雹。

  泸州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雹灾。

  1989年4月20日凌晨,泸州发生的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冰雹,被中国气象局列入1949-1990年中国冰雹灾害事件表,编号为Q05127。

  是时候,泸州遭受了全市特大强风、暴雨和冰雹袭击,最大的风力达到了10级。灾害天气使全市停电、断水、断气、通信中断,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被称为4·20冰雹。

  通过抗灾救灾和生产自助,1989年,我市粮食增产、工业效益提高、财政增长。泸州抗灾救灾工作得到中央、省高度肯定。

  如今,位于楼梯文化广场旁的4·20友谊大厦是泸州人民携手战胜这场自然灾害的见证。

  采取很多措施,保护自然灾害的安全。

  30年来,我市气象事业大发展,拥有防灾减灾的工具。

  云贵川区域联防协作防灾减灾。

  近年来,云南省昭通市、贵州省遵义市、毕节市、四川省泸州市四地气象部门合作,共同开展跨省、跨流域气象防灾减灾区域合作,提高气象服务工作整体利益。

  省市气象部门会商天气。

  云贵川已成立三省四地区联防协作工作领导小组、气象服务工作小组、技术装备保障小组、联络小组。每年5月至9月是联防合作时间段,重点时间段为6月至8月。

  合作工作以共建、共享、共发展为理念,聚焦重大气象灾害和跨区域气象灾害联防,共同进行重大气象监测预警应急联动,实现信息共享、责任共担、共防,发挥行业资源优势,提高三省四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和气象服务水平。

  三省气象台发布联防区域内重要天气新闻,发生灾害性天气应提供联防合作气象服务,或者区域内主要河流、水库发生危险时,四地根据灾害天气预测或发生情况,利用区域合作联防气象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视频电话、QQ群、微信群、中国气象局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办公网)、邮件等方式进行天气会社。天气形势复杂,极端天气可能出现时,各成员局上传的会商意见应包括天气形势分析、短期预报意见和联防意见等。

  在联防合作期间,每周末、每旬末、每月末交流中长期气象预测信息,供各成员局参考。

  联防区域内各气象台、车站监测强雷达回波、重大雨情、汛情、灾害的联防区域内各雷达站在观测强降雨、大风、冰雹等高影响雷达回波的各成员局管辖区域内,超过一半的区域气象站24小时累积降雨量超过50毫米时,或超过一半的区域气象站以上信息信息应及时向各成员局报告。

  每10公里自动监控气象站。

  目前,我市自动监测气象站已达208个,实现每10公里有1个,提高了我市对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根据我市大气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要求,建立密度适宜、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的地面监测网。这些自动监测气象站,平均10公里范围建立一个,基本建设可以监测到几十到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气象灾害。

  为此,我市新增多元素自动气象观测点布点,填补气象资料空白点。目前,两要素(温度、降雨量)自动监测站达到60个,四要素(温度、降雨量、风速、风向)自动监测站达到44个,能够测量气压和湿度的六要素监测站达到12个。

  我市自动监测气象站主要分布在我市三区四县中地质灾害频发点、交通干线点、主要农业经济区及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场所,实现我市全境自动加密观测,为精细化预报、应急预报提供基础信息。

  提高短时间、临近和局部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近年来,我市多次发布大风短时间接近天气预报:受地面冷空气的影响,预计今后6小时,我市部分出现5级至7级阵风,局部伴有雷电和短时间强降雨,请事先采取预防措施。

  短时间(12小时或6小时以内)、接近(2小时)、局部天气预报是因为我市有第一个气象雷达。

  据了解,气象雷达是专门用于探测大气中云雨的分布和变化、降雨强度、云的高度和厚度、不同大气层中风向风速等气象元素的雷达,由定向天线、发射机、接收机、天线控制器、显示器和摄像装置、电子计算机和图像传输等组成。

  据市气象局技术人员介绍,气象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被目标物散射而被雷达接收机接收的电磁波的一部分可以在雷达显示器上显示反映雷达回波特征的信号和图像。根据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回波特征不同,雷达根据这个原理实现了天气检测。

去,由于我市没有气象雷达,只能借助重庆、成都、遵义、毕节、宜宾五地的气象雷达进行天气预报。但这些城市的气象雷达距离我市较远,影响了天气雷达回波强度的准确性。

我市气象雷达试运行后,对于我市短时、临近、局部地区天气预报比较重要,根据雷达回波图就可大致了解降雨路径及强度,从而提高其准确性。

5分钟采集传输处理一次气象数据

近一年来,我市建成的骨干区域自动监测气象站,让六要素自动监测气象站有了升级版,5分钟采集传输处理一次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降雨量数据。

根据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建立的需要,我市去年建设了骨干区域自动监测气象站,新系统采用更大容量的太阳能和高密度电池协同供电,实现了快捷级别的4G网络数据传输,保障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高效性。采集传输处理气压、气温、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和降雨量6个基本气象要素数据,由过去每小时一次变为5分钟一次,数据分析处理的量增加了12倍,可为旅游服务、农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等工作提供更丰富的气象数据支撑。

据介绍,骨干区域自动监测气象站建设环境要求严格,要求场地必须宽敞,拥有绿色的植被,最好是在草坪上,近处不能被树木、高楼遮挡。六要素自动监测气象站升级后,有助于提高我市天气预报准确率,增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能力,为社会防灾避灾提供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为抗灾减灾、科学调度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目前,我市已建成8个骨干区域自动监测气象站。

闪电次数可“数“出来

一天时间内,雷电云地闪击几千次甚至上万次。这个次数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原来是高科技的雷电监测系统,采用定位仪捕捉电磁波,即闪电定位仪记录闪电数据。

车载火箭操作演习

在位于纳溪区棉花坡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里,记者看到,有1台高约1.5米的米白色圆柱形仪器“站”在测场草坪上,顶部有个罩子,看起来有点像缩小的路灯。这就是闪电定位仪。

据介绍,闪电定位仪与大气电场仪等,一起组成了三维雷电监测网。闪电定位仪具有正交天线、传感器等部件,每当闪电发生时,这种仪器会自动判断,如果确属监测范围的闪电,就会对其定位、测量强度,并记录下来。随着时间推移,数据逐渐累积。闪电定位仪能实时监测闪电发生情况,而大气电场仪可以通过分析一定范围内电场强度,来判断是否有发生强雷电的可能性。这些数据由计算机系统运算处理后,得知具体位置和强度,能精确定位闪电位置。

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防范手段

科技水平提高

与“4·20”风雹发生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相比,如今我市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防范手段的科技水平大为提高。近3年时间,我市预测雹灾准确率达到83%。

1994年以前,我市气象部门由自贡市气象局代管,相当于县级气象台。当时,我市没有自动监测气象站,没有天气雷达,没有消雹装备——三七高炮和车载火箭。受气象设备限制,当时的泸州气象部门只能测量气温、风速,做一些简单的预报,无法预警预报“4·20”风雹,也没有相应的防范手段。

1995年,我市建立市气象局,气象工作的规范化建设随之展开。第二年,建立了市人工增雨消雹指挥部。如今,我市每10公里就建有一个自动监测气象站,基本建成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网,能监测到几十至几百公里范围内气象灾害。通过自动监测温度、降水量、风速、风向、气压和湿度要素,以实现我市全境范围的自动加密观测,为精细化预报、应急预报提供基础信息。

如今,我市拥有了首台气象雷达,加上重庆、成都、遵义、毕节、宜宾5个天气雷达的援助,提高了我市对气象灾害监测和预测预报的能力。

同时,我市防范雹灾的手段大为增多,现有29门三七高炮、8辆车载火箭,气象监测、预警预报、防范手段装备增强,减轻了雹灾对我市的危害。

市外区县多处遭受冰雹

叙永为何做到烟苗无损

2016年5月6日午后,叙永县境内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该县抓住时机指挥分水、摩尼、后山、石坝、水潦、合乐、观兴7个炮点开展防雹作业11次,发射三七高炮弹173发,有效减少了冰雹灾害造成的损失。

当日15时35分,经与市气象台天气会商,叙永县气象局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预计叙永县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伴随雷电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同时立即通知各炮点24小时加强值守,做好作业前的准备工作,适时开展防雹作业。

当天15时45分雷达回波显示,分水、石坝方向有大片对流云团正迅速生成发展,15时48分至15时55分,分水、石坝、水潦炮点相继开展作业。后继的强对流云团仍发展迅速,正以较快速度自西南向东北移动,防雹形势依然严峻。16时5分,观兴、石坝炮点再次开展作业,作业后部分对流云团略有减弱。随后,石坝、后山、摩尼、合乐炮点在半小时内先后开展6次作业,转眼间雹云消散,消雹效果明显,作业区域普降小到中雨。

虽然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突发性强,但由于提前预报准确,预警信息畅通,消雹作业及时,在附近的市外区县多处遭受冰雹的情况下,叙永县烟区覆盖范围内却能做到烟苗无损,避免了灾害损失。

第三篇: 以新科技利器防灾避险

  “刚刚撤离18分钟,学校的围墙就塌了!”9月17日,受强降雨影响,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洋溪乡发生一起崩塌地质灾害。由于提前收到了气象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当地成功组织129名师生安全转移。

  今年的洪涝灾害严重。科技让气象预报预警这道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更加坚固,人们提前收到预报预警信息,及时转移避险,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安全。

  科技让预报更精准

  今年汛期,我国多条江河同时发生流域性洪水,长江上游发生特大洪水,先后有750多条河流发生超过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洪涝灾害造成全国28个省份7000多万人次受灾。

  面对汛情考验,精准的预报是做好防汛救灾工作的前提。“今年的暴雨、台风、强对流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均比往年有所提高。”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王志华说,气象部门之所以能提前做出精准预报、提供精细服务,主要是依托科技创新。

  他介绍,今年气象部门强化了气象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现代化观测设备的应用,提高对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能力,可以每5分钟获取一次全国的实时雨量。同时,气象部门强化了智能网格预报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对于降雨什么时间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能够下多大等信息,都能给出定量化的预报。

  进入汛期以来,各地气象部门日夜值守、强化分析研判,为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和巢湖防洪调度,特别是为三峡大坝下泄流量调度和淮河王家坝分洪提供了重要决策支撑。

  科技让预警更有效

  “村民能从滑坡中成功脱险,得益于及时监测和预警。”回忆起今年8月14日暴雨引发的滑坡,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马街镇泉家湾村党支部书记马团银仍心有余悸,“雨下得很大,短短几分钟,山就滑下去了。”

  其实,滑坡发生前,马团银和村干部们已经做好组织村民紧急撤离的准备。当天,气象部门监测到马街镇泉家湾村存在极大滑坡风险,当地抗洪救灾指挥部随即通过电话和微信告知镇、村两级干部,立即组织群众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数据显示,今年汛期,全国各地转移群众数量上升,紧急转移安置469.5万人次,为近年来最多。但与此同时,各地伤亡失踪人数明显下降。一升一降的背后,预警信息及时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条及时抵达的气象预警,究竟如何发出?可以抵达千家万户的预警信息如同“毛细血管”,背后是像“大动脉”一般24小时运转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今年汛期以来,20多万条气象预警从这个系统发出。

  预警信息通过微信、短信甚至农村大喇叭等多渠道传播,社会公众覆盖率达到87.4%……技术优势让灾害预警信息实现广覆盖、快响应,让预警信息的“最后一公里”不再是空白。

  协同共筑防灾减灾合力

  防汛救灾,就是与时间赛跑。今年各级党委政府更加注重灾前预防,更加注重综合减灾,更加注重灾害风险防范,这对防汛救灾气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王志华说,今年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和气象部门提出的防汛救灾建议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防汛救灾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同时,气象工作更好地融入综合减灾体系。由应急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多部门、多灾种的会商分析研判,共同采取措施强化应急联动,大大提高了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气象部门及时滚动提供雨情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利部门密切盯紧洪水动向;自然资源部门加强地质灾害监测……每一次成功转移避险的背后,是各部门协同作战,共同为防汛救灾提供有效支撑。

  基层是防汛救灾的第一战场。各地将基层的防汛责任人、网格管理员、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等纳入预警信息发布对象,针对重大的灾害性天气预警,实施电话叫应制度,采取多项措施努力解决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基层组织临灾避险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