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瑾华:读遇罗文的《我家》(通用2篇)

更新时间:2021-08-05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一种读后的感觉只能讨论一个中心,而不是所有的东西,所以接下来要对这众多的感觉点进行筛选和比较,找出感觉最深、角度最新、针对性最实际、书写流畅的感觉点,作为读后的感觉中心,然后去证明和写作。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瑾华:读遇罗文的《我家》的文章2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关瑾华:读遇罗文的《我家》

  之所以选择读《我家》这本书,绝非因为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书名,而是因为作者遇罗文的特殊身份和特殊经历。遇罗文一家“……两代六口人,倒有四人六次与牢狱结缘;同一座监狱,曾有四人五次在那里羁押。”关键还有一个被定性为反革命的哥哥——遇罗克。
  遇罗克这个名字,在如今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不用说年轻一代新新人类,即便是五十岁以上的中年人,也是极少有些印象的。我也是专业的原因,而且对毛泽东时代感兴趣,才能得知这个名字。最初得知遇罗克,只知道他因为一篇《出身论》,成为文化革命那个红色年代的殉难者。而读过此书,才知道他的妹妹遇罗锦和弟弟遇罗文以及家中许多成员都受到牵连,或身陷囹圄,或工作受阻。总之,这个家的命运车轮从此转向。
  或许是所谓“正统读物”看得太多,相对于宏大的历史叙事,我更关注一些微观个体的独特经历。曾经读过巫宁坤《一滴泪》和郑念的《生死在上海》,对文革那个狂热年代早已有了不算肤浅的认识。但这本《我家》,还是对自己心灵有不小触动,倒不是因为遇罗克是文革的殉难者,这样的殉难者在这场所谓革命风暴中实在太多太多。而是震撼于遇罗文这个长在红旗下,经历一波又一波政治运动的青年竟然在那样的年代有如此独立的思想意识,当然那些关在牛棚的“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可能有着更为深邃的认识,然而他们多是有大智而无大勇,如杨绛般躲进小楼成一统。从这个意义上看,遇罗克真是很傻很天真了,简直就是与风车大战的堂吉诃德,在那个时代做揭穿皇帝新衣的孩子,换来的则是全家人长久的不幸与痛苦。
  按照那个年代流行的“阶级划分法”,遇罗克一家是资本家出身,自然属于“老子反动儿混蛋”的“黑五类”,抄家批斗自然不可避免,一般这样的家庭出身的青年在那个时代大多噤若寒蝉,甚至产生原罪感,埋怨自己的不幸出身。而遇家成员在屡次的变故面前所表现出的百折不弯的坚韧以及超乎时人的清醒让人印象深刻。或许也真因为他们被排斥于主流社会之外的身份造就了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文革初期“血统论”大行其道的时候,遇罗克写下了以下文字:“我们怜悯你们(迷信血统论的青年)在学校里受到的是怎样一种脱离实际的教育,在家庭里过着怎样的养尊处优的生活,读的是怎样一些胡说八道的文艺作品,形成了怎样一种遥不可及的思想,养成了怎样一种目中无人的习气,办了怎样一些遗恨终生的傻事!”这需要何等的洞察力才能得出如此结论!而这个家庭在经历了多年的颠沛流离后始终互相支持,默默挺住而没有半句怨言,这也证明这种发乎人性本能的亲情,绝不是政治运动所能轻易斩断的。如果说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是斯大林时代苏联社会的写照,那遇罗文的《我家》则是那个红色年代中国无数家庭的缩影。
  文化大革命这场长达十年的运动,也因此被冠以“浩劫”二字。如今我们早已告别了那个狂暴恐怖的年代,但是不代表之前的灾难可以忽略不计,经济成长了,国力强大了……民众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离一个自由和公平、正义的社会,路途仍然遥远。希望我们不忘前人经历的痛苦岁月,因为它不是不能揭开的疮疤,而是指引中华民族前行的明灯。

第二篇: 关瑾华:读遇罗文的《我家》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二○○○年五月出版发行的《我家》是一本家史,讲述的是一个七口之家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遭遇。一九六七年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出生论》的作者遇罗克是遇罗文的哥哥,而在八十年代初因发表中篇小说《冬天的童话》、《春天的童话》引起争议的作家遇罗锦是遇罗文的姐姐。遇罗文为宣传《出生论》曾与一群志同道合者自编自印发行了七期《中学文革报》,这份报纸被称为“一九四九年以来中国大陆影响力最大的民办报纸”,后因遇罗克案两次株连入狱。他们的父母都是留学回国人才,在反右运动中被打成右派,文革中更难逃迫害。他们一家人多舛的经历构成了本书的基本内容。作者从一九五二年一直写到获得平反回京的一九七九年底,通过详尽的描写、简洁而深切的议论向读者展示了那个是非颠倒、人性泯灭的时代里不同的人的种种发人深思的表现。
  每每捧读与文革有关的文字,我都会为字里行间弥漫着的荒谬与残忍而感到揪心的痛。读《我家》时同样如此。但书中还有另外一些东西给了我更深的触动。
  首先是遇罗克对世态冷静而深刻的洞察力以及他揭露真相、捍卫真理的勇气。“只要他看到不合理的事,就一定要说,哪怕有杀身的危险。他认为有比死更痛苦的事,这就是自欺和屈服於真理以外的东西。”这种洞察力和勇气让那些视谬论为神明和权杖的人汗颜,最终以“散布大量反动的言论”等莫须有的罪名“谋杀”了这位仅二十七岁的青年。不随波逐流,为真理无惧牺牲,这是每个知识分子甚至每个人应有的人生原则。
  另外是遇罗文从一九六九年开始到陕北、东北插队落户的一系列经历。当木匠时被工具挫伤,返乡探亲的途中遇劫,第一个孩子因环境所迫送了人……一场接一场的磨难考验着遇罗文和他的家人,但是他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去当木匠、照相、放排、开办电焊厂,坚强而真实地生活着。
  那是一个“革命”掩盖一切、埋没一切的年代:迷信“革命”,迷信“动荡”,尊严被践踏,性情被扼杀,生命只能在口号的海洋中随波逐流才可能卑贱地存在。但《我家》却告诉人们,始终有人在用睿智的头脑和坚实的脊梁在坚持着。刘心武在本书的序中写道:“我祈盼,新一代中国思考者和行动者,终能具备睿智的头脑和坚实的脊梁,离开误区,面对现实,稳健推进,揭开这东方古国闪烁着新辉的一页。”睿智的头脑和坚实的脊梁,正是遇家在风雨如晦的年代里一切言行的支撑点。作为“新一代的中国思考者和行动者”的我们,为了无愧前人的坚持,更应该努力使自己拥有睿智的头脑和坚实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