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例子

更新时间:2021-10-26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从众心理(conformity),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从众心理的例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众心理的例子

  今天与同事在聊天中谈论到了游戏的话题其中一个同事指出他都是玩的魔兽冒险岛csdota因为当时网吧上网的人玩的都是这些游戏然后他也就选择了玩这些游戏。

  想要网购也是买着一些卖的最好人气最高的产品追随着主流音乐、电影都是寻找着最火的。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教室上课课间休息时间一位同学突然尖叫了一声然后跑出教室他的同桌看到后也跟着跑出去慢慢的全班同学集体跑了出去有的一边跑还在一边叫囔着有蛇最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回到教室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

  在一个十字路口大家都在等待着绿灯有人比较急躁直接闯红灯等待的人群跟随着最后没有一个人等待着绿灯。

  周末原本想要在家好好休息有朋友提出来要出去走走你会犹豫如果同意出去的朋友变多你会推翻自己的真实想法跟随主流意见放弃原定在家休息的计划一同出去游玩。

  从众就是跟随主流思想比如大家都知道驾驶汽车需要靠右行驶假如你不追随主流选择了靠左行驶你可能会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从众都是正确的`前文提及的教室事件可能第一个尖叫跑出教室的人是因为自己遇到烦恼想要出去安静一会跟随的人变多了哪怕什么事情都没有也会变成集体行为。

  不从众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比如驾驶汽车如果只是任性的想要和别人不一样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不能盲目的追随也不能盲目的反对。

  很多时候我们做的一些事情可能并不是我们的真实需求更多的是追随着大众的脚步随波逐流更多的是照顾大众的意见长此以往我们慢慢的会懒得去思考不想再去做决定一切交由他人只负责追随着大家缺乏了自己的主见变为了另外一个自己。

  但是如果一切都是特立独行又会变成异类被主流所排斥。

  中间的尺度需要把控好不能过于从众又不能过于不从众怎么取舍需要掌握好分寸有些事情要有自己的想法有些事情需要追随主流想法不能过于特殊又不能过于平凡。

  他人的观念与想法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和干扰到自身的真实想法有时候他人的观念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也有可能自身的判断才是正确的俗话说三人成虎赞同的人多了假的也会变为真的遇到这种情况需要坚持自己相信自己的判断相对应的如果只有你自己反对别人都持赞同意见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观念是否存在问题任何事情都是存在着双面性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需要时刻提醒着自己。

  从众心理的例子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从众心理的高中议论文作文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

  人为什么会有从众心理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

  从众心理分析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一位名叫福尔顿的物理学家,由于研究工作的需要,测量出固体氦的热传导度。他运用的是新的测量方法,测出的结果比按传统理论计算的数字高出500倍。福尔顿感到这个差距太大了,如果公布了它,难免会被人视为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所以他就没有声张。没过多久,美国的一位年轻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也测出了固体氦的热传导度,测出的结果同福尔顿测出的完全一样。这位年轻科学家公布了自己的测量结果以后,很快在科技界引起了广泛关注。福尔顿听说后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道:如果当时我摘掉名为“习惯”的帽子,而戴上“创新”的帽子,那个年轻人就绝不可能抢走我的荣誉。福尔顿的所谓“习惯的帽子”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当初“101章光毛发再生剂”问世时,有人曾听一位老中医说起,其实这配方古来有之,他也一直在给病人用,可是他就没想到把配方转变为一种“商品”。也许,这也正是企业家与手工艺人的区别所在。

  有的人对“从众”持否定态度。其实它具有有两重性:消极的一面是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即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盲目自信,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如误会等。

  不仅如此,在客现存在的公理与事实面前,有时我们也不得不“从众”。如“母鸡会下蛋,公鸡不会下蛋”——这个众人承认的常识,谁能不从呢?在日常交往中,点头意味着肯定,摇头意味着否定,而这种肯定与否定的表示法在印度某地恰恰相反。当你到该地时,若不“入乡随俗”,往往寸步难行。因此,对“从众”这一社会心理和行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认为“从众”就是无主见,“墙上一棵草,风吹一边倒”。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从众心理

  英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在决策时也有“羊群行为”,会盲目跟随他人的行动。他们相信这项发现将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在灾难管理方面。相关论文发表在2008年2月的爱思唯尔期刊《动物行为》(AnimalBehaviour)上。

  由利兹大学JensKrause教授率领的研究团队做了一系列试验。试验中,大量志愿者被告知在一个大厅里随意行走,不允许互相说话。只有一部分志愿者事先得到具体行走方向的指令。试验结果表明,5%按照指令行走的志愿者就可以影响至少200人的方向选择。其余95%的人都会选择跟随那些按照指令向同一方向走动的人,而他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Krause教授说:“人的这种行为特征与动物群体行为非常类似。我们每个人都有过从众行为,这并不奇怪。该研究的有趣之处在于所有志愿者在没有语言和手势交流的情况下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从众行为。并且,绝大部分的参与者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在被其他人引导。”该研究项目由Krause教授、JohnDyer,以及牛津大学和威尔士班戈大学的同事共同完成,

  在此研究之前,荷兰乌特列支大学的SimonReader教授研究发现,大部分人都喜欢玩一种名叫“学领袖”的游戏,即使那位领路的“领袖”并不知道是要去向何处。让人更感奇怪的是,即使其他人发现了一条捷径,他们依然会选择跟随‘领袖’,并且告诉其他人也跟上来。

  这项研究发现可能会在建筑物或船只灾难发生时的疏散工作中挽救生命,可以利用人们的从众行为引导快速疏散。

  从众心理

  客户在消费时出于自我保护意识常具有从众心理,所以销售员千万不要让客户做“出头鸟”,要让客户知道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买过。

  说到从众心理就不能不提到广为人知的“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它们在平时会盲目地左冲右撞,但是一旦有一只头羊发现草场而行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考虑旁边有狼的可能性或不远处是否有更好的草。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羊群效应”,简单地说,就是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也可以称之为“羊群心态”,也就是一种从众心理。

  其实,凑热闹和随波逐流是人性的特点,在百货公司或超级市场,人们要是看到别人成群结队、争先恐后地抢购某种产品,也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抢购者的行列。这些顾客并非真的需要这些东西,这种产品也未必物美价廉,主要就是由于人们有从众的心理,看到别人购买,就会盲目地认为这么多人的选择一定不会错,所以也对产品产生了信赖感。

  在销售中,销售员也可以利用人们的这种从众心理来促成交易。比如,销售员可以对客户说“大家都买了这个东西”,或“隔壁和对面的太太都各买了一打”。事实上,“大家”是否真的都买了,是不可验证的,也是不重要的,对客户来说,我们只要讲“大家”这两个字,就可以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日本“尿布大王”多川博就是利用从众心理来打开销售市场的。

  在多川博创业之初,他创办的是一个生产销售雨衣、游泳帽、防雨斗篷、卫生带、尿布等日用橡胶制品的综合性企业。但是由于公司泛泛经营,没有特色,销量很不稳定,曾一度面临倒闭的困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多川博从一份人口普查表中发现,日本每年出生约250万婴儿,如果每个婴儿用两条尿布,一年就需要500万条。于是,他们决定放弃尿布以外的产品,实行尿布专业化生产。

  尿布生产出来了,而且是采用新科技、新材料,质量上乘;公司花了大量的精力去宣传产品的优点,希望引起市场的轰动,但是在试卖之初,基本上无人问津,生意十分冷清,几乎到了无法继续经营的地步。多川博万分焦急,经过苦思冥想,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让自己的员工假扮成客户,排成长队来购买尿布。一时间,公司店面门庭若市,几排长长的队伍引起了行人的好奇:“这里在卖什么?”“什么产品这么畅销,吸引这么多人?”如此,也就营造了一种尿布旺销的热闹氛围,于是吸引了很多“从众型”的买主。随着产品不断销售,人们逐步认可了这种尿布,买的人越来越多。后来,多川博公司生产的尿布在世界各地都畅销开来。

  在销售过程中,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来促成交易可以减轻客户对风险的担心,尤其是新客户,大家都买了,我也买,可以增强客户的信心。销售人员利用此法促成订单,往往较为容易。但是,销售人员在利用客户的从众心理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众与慎独

  在不经意间,我们总会流露出一种从众性,似乎追随别人的言行,一切更顺理成章,也更心安理得。这难免有些像小孩子行为。

  比如,一个小孩看到别的小朋友摔倒了,他也会模仿人家的样子趴在那里,一动不动。又如,晚上,一群孩子站在一座大楼前指指点点,看谁家的窗子亮就拣一块石子扔过去,都争抢风头般地尝试一番。这恐怕不仅仅是好奇般的恶作剧,细想起来,倒觉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在作怪。

  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使我们的骨子里渗入了一种从众意识。在一些是非判断上,往往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大概人类社会之初,为了生存的需要,见到一头猛兽,你投一石块,他掷一木棍,我挖一陷阱,一伙人又趁势而上,便添了一分刺激,多了一份安全,增了一道美味,何乐而不为?

  于是历史上便有了楚大夫屈原“忠而见疑,信而被谤”的流放,史学巨擘司马迁“发愤之所为作也”的受辱,旷世文豪苏轼“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抗金名将岳飞“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于是在当代我们便可大肆冲闯红灯,随意乱扔垃圾,尽情踩踏草坪。我们还可以为了开心在动物园用树枝戳虎宝宝,为了好奇攀爬雕塑,为了解乏泉边濯足,为了留名毁坏古迹等等。自己不是始作俑者,便没有半点顾忌或羞惭之意。这不是一种奴性意识和小人心理又是什么?

  在当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唾弃从众顽疾,提倡一种明明如月的君子风范——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他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在如今,慎独就是不论有人无人在,都自觉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不做有可能损害他人、社会利益并最终损害自己的事。

  古往今来,大凡有志之士,都能作到慎独。东汉时期,杨震在赴荆州刺史途中,经过昌邑县。县令王密得知,深夜“怀金十斤以遗震”,欲以厚礼报答杨震当年举荐之恩。他说,这事别人不知道,请收下。杨震拒收,严肃地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杨震以“四知”自警自律,同时训诫下级,是慎独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一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并以此作为座右铭。

  慎独是一种内在的道德力量,是一种高度的自觉性。医务工作者慎独,病人就会得到一份关爱与安全;教师慎独,学生就会得到一份理解与智慧;行人慎独,十字路口就会得到更加通畅;游客慎独,名山古迹就会更加整洁怡人;品牌慎独,顾客就会多一份信任与支持;人人慎独,国家就会多了一份希望与繁荣。

  从众心理的例子

  一.含义不同

  从众心理主导的消费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消费者的攀比心理是基于消费者对自己所处的阶层、身份以及地位的认同,从而选择所在的阶层人群为参照而表现出来的消费行为。

  二.形成的原因不同

  (一)从众心理的成因

  1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压力是从众的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系统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判断或行为,往往会被其它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惩罚,因而某个系统内的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因此,任何一个人冒犯了众人,都有可能被抛弃。为了免遭抛弃,人们就不会去“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只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社会心理学认为,在不少人的心目中,随大流、跟着大多数人走,总是比较安全的,可以少惹麻烦、少担风险,所以他们就喜欢采取从众行为,以减少内心冲突,求得心理平衡。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

  2从众心理效应的形成与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中庸”封建思想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国古代历来就推崇“中庸”之道,“枪打出头鸟”等禁锢,这一传统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很大影响。由于前辈的言传身教,孩子幼小的心灵也就打下了从众的烙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从众的心理。这是从众心理产生的历史条件。

  3从众心理的自然基础在于动物具有明显的从众本能。动物群体这种一致行动的趋向性是长期进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人类的这种心理特征也是一种进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与生俱来的。集体狩猎成功的概率大于单独狩猎成功的概率,和别人做相同的事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精力。

  4是人群中的沟通会产生传染。人类学家认为,群体内信息的传递机制包括谈话分析和社会认识两种方式。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以集体为单元共同行动、共享信息的机制,这种机制也具有一定的进化优势。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不恰当之处,最主要的方面是它限制了自由思想的交流,限制了谈论的话题。从众行为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沟通方式对人的思考能力和对回忆的限制,使得群体行为发生收敛。

  5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从众能获得某种报酬。由于任何人都是自我利益的最佳判断者和最佳追求者。所以,某人从事某种行为,肯定符合某人的效用最大化法则。既然别人的行为都是对自己负责,所以我模仿别人的行为很大可能是对自己有利的,除非别人是傻瓜,而这种可能性又是较小的。

  6从众使个人减少了信息搜寻成本。任何人在从事某一行动前,总得付出一些信息成本,包括时间和金钱等方面。决断本身就需要时间,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用于决断的时间就会相应较长。对于一些优柔寡断者,会更是如此;但对一些果断者,相应用时就会少些,但此时

  有可能会造成较大失误。要进行正确决断,就得搜集信息,并且搜集的信息越多会越有利于决策。但搜集信息需要付出成本,这时,其他人的行为选择本身就构成了一条重要的信息。

  7人们追求时尚的心理,往往能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

  (二)攀比心理的成因

  1经济因素二次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迅速增长,由此使社会财富大量增加。这使许多人都以为,社会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一种主张人们可以任意占有和消耗财富的攀比思想便产生出来,并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产生了日益广泛深刻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有相当一部分人成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腰包鼓了起来,这成为攀比消费在中国流行开来的物质基础。

  2政策因素为了缓解通货紧缩,国家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经济政策就相继出台。有了来自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攀比消费就有了更为适宜生存发展的环境和土壤。

  3哲学因素在西方哲学看来,人是一种真正的“理性动物”,人类的使命就是以其体力和智力了解世界,进而征服和控制世界,成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并使其为人类服务。这种哲学思想,不是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一种和睦相处、互助互利的朋友关系,而是看作一种征服与被征服,剥夺与被剥夺的对立关系。表现在消费领域,它主张人类有权无限地占有和挥霍物质财富,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所以,西方哲学思想是消费攀比的理论基础。有了这一指导思想,消费攀比的产生与发展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4市场因素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我们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要求我们把购买和使用货物变成宗教仪式,要求我们从中寻找我们的精神满足和自我满足。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许多人对勒博的号召做出了反应——也可以说,是生产商和销售商在为消费攀比推波助澜。我们面前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数据是,2004年国内市场手机换机周期是18个月,2005年5月份的调查显示,该周期已经缩短到1年。

  5心态因素暴富者心态在当前国人心态中表现地比较明显。刚刚富起来的人们对财富还没有树立起正确恰当的观念,表现欲强烈,这也为消费攀比的流行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6家庭教因素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之下,任性、刁蛮、懒惰、贪图享受,而家长总怕孩子受什么委屈,心想:日子越过越红火,手里又不是拿不出,何必苦了孩子呢?于是孩子不开口则已,一旦开口,要“星星”绝不给“月亮”,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孩子的要求。有时家长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可还是咬咬牙答应了。这种放纵孩子的行为,促成了孩子的攀比心理。

  7消费宣传因素过去,那种过于保守的消费观念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而现在盲目宣传“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透支消费和负债消费观念,也正在误导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突出表现在,没有任何经济来源,没有确定的收入预期,就敢大举借债消费,小到购买家用电器,大到买车购房。

  三.特点不同

  1追求的目的不同

  有从众心理的消费者在乎别人的印象、评价,追求的是时尚。有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上,多表现为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心理成分远远超过实用的成分。对消费者来说,攀比重在“拥有”——你有我也有。

  2性质不同

  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从众性是人们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独立性差,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就从众所造成的结果而言,从众行为也显示了一种较为理性的特征。一般而言,从众所造成的结果无非有三种一种情况是别人吃亏。这时由于“我”与别人采取了一样的行为,所以“我”也跟着吃亏。但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改变了“我”在社会中的绝对位置,但对“我”的相对位置影响并不大,因为别人都吃了亏。另一种情况是别人占便宜。这时对“我”而言,由于“我”采取了与别人同样的行为,所以,“我”也会跟着占便宜。这种情况对“我”造成的结果是虽然相对位置变化不大,但绝对位置提升了。第三种情况是别人既不吃亏也不占便宜。这种情况对从众的个人而言,其结果是既不会改变社会的绝对位置,也不会改变社会的相对位置。上述三种情况总体的结论是从众的选择对个人的行为目的而言,总体上呈现一定的理性原则,并非都是非理性特征。

  攀比则是不健康的心理。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结,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甚至大大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从小的方面说它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从大的方面看会造成社会的通货膨胀,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消费者应该采取的态度不同

  对待从众行为要辨证地看。在特定的条件下,由于没有足够的信息或者搜集不到准确的信息,从众行为是很难避免的。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来选择策略并无大碍,有时模仿策略还可以有效地避免风险和取得进步。因为人们生活于社会之中,从社会联系的意义来看,群体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基础,每个人都是一定社会群体的成员。群体的内聚力来自对其成员的感召力和组织力。因此当群体代表进步潮流时,个人服从组织,作出从众行为,这是应该的。但是由于从众心理是一种缺乏自信和主见的盲从和向压力屈服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自觉地有明确目的的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一味盲目地从众,可以扼杀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所以应尽可能克服这种心理。

  而由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消费,消费者应摒弃之。

  当然,二者也有某些相同点,比如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物,都追赶消费的时代潮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