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更新时间:2021-11-22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社会经济学的分析手段,擅长于用矛盾冲突的观点分析社会中利益存在冲突的社会群体,是一套“经典”的社会学理论。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角度对执行的定义和内涵进行分析,基于执行实践的实质,针对如何提高执行的效果从主体、客体和发展观三个哲学要素维度逐一进行阐述论证,并提出执行的方法论——经纬模型。

   【关键词】执行哲学方法论

   一、执行的定义及内涵

   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W、E、Deming)首先提出PDCA循环中的执行(Do)阐述了执行在管理中的重要性。简而言之“执行”就是“做”。执行是把目标转化为成果的实践过程;是目标与成果之间“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是目标和成果之间的桥梁。目标是执行前对结果的预期,成果是目标执行的终了状态,发现目标和成果的差距并对以后的执行进行指导,达到执行的闭环。

   二、执行的哲学观

   执行作为一种实践,实践的哲学观均适用于执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观认为,主体是指从事着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实践是动态的,实践随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而不同。执行作为动态的过程必然具有发展的本质,把目标和成果联系起来实现两者的相互转化。

   三、执行的哲学要素

   (一)执行的主客体观

   1.执行的主体。毫无疑问人(劳动者)是执行的主体。由于管理中涉及到组织的概念,管理执行的主体的复杂程度基于组织的复杂程度,所以执行的主体是存在不同的层次,执行的主体包括执行相关的所有主体,是一个广义上的主体。执行的主体必须从主体的范围、主体的能力、主体之间运行效率、主体的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2.执行的客体,执行的客体即执行的对象,包括任务(目标及劳动对象)和方法措施(生产工具)。只有正确的认识客体,主体才能充分的发挥能动性达成执行的效果。要确定合理的执行客体,就必须对客体进行模拟评估,制定合理的任务,确实可行的方法措施,并且有实现任务的支撑性工作。执行的客体必须从客体的合理性、客体的可行性、客体的可评价性等方面进行考虑和优化。

   (二)执行的发展观

   执行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结合发展来实现,鉴于执行发展的本质,其随时间推移而处于不同状态,进而发展可用来表征执行的程度,只有用发展才能对管理目标的实现制定一个标准来衡量执行效果,进而对主体进行评价考核。

   1.发展观的合理性。发展观的合理性和客体的合理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综合决定执行的合理性,对于不合理的执行若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可使执行不远离合理。另外,对于执行中出现的困难不可以作为否认执行的合理性的依据,防止执行主体消极性的滋生和扩展。

   2.发展观的阶段性。执行的发展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只有把握执行的阶段性才能有利于客体的可评价性,不分阶段的执行会出现本末倒置,影响执行的效果,分清执行的阶段,能保证实现执行的闭环。另外,执行可根据阶段的不同确定对执行的监控力度,防止执行和监控资源的浪费,在两者之间均衡利弊确定执行的阶段长度。

   三、执行模型的建立

   执行的方法论是基于执行的哲学分析,以主体、客体和发展为主要因素,围绕客体为中心,以实现目标和成果的高吻合度为宗旨而建立的模型——执行经纬模型。

   (一)经纬模型建立原则

   1.合理可行原则。执行必须是合理可行的,此原则的基础是基于客观环境分析而不是基于主观判断。

   2.谨慎原则。模型建立时要经过谨慎的测试和论证,一旦模型确定要维持相对稳定,模型的调整更要慎之又慎,切忌朝令夕改。

   3.目标导向原则。一旦确定执行的目标,就要以目标作为基础调整主体、部分客体(措施)和发展。调整地顺序为部分客体(措施)、主体和发展。

   4.成本原则。在建立模型是要在模型的建立成本和通过模型能实现的收益方面进行权衡,防止资源的浪费。

   (二)经纬模型建立步骤

   1.确立执行的客体。模型建立的核心部分即确立执行的客体。客体的内容必须包括任务、措施、标准三部分。客体的制定必需和主体充分沟通。

   2.客体测试。本着合理可行的原则,从合理性、可行性和评价行等方面对客体进行测试,若发现违背此原的部分则对客体进行调整,调整原则为目标导向。

   3.确定模型的经度(发展)层面。发展变量根据客体计划进度而定,执行经面可以按照:年经面、季经面、月经面、周经面、日经面、阶段经面等展开,经度面越密集,跨度越短,实际操作的过程的吻合度会越高,另外纬面越低,需要的经面就越密集。

   4.经度(外部闭环)测试。从执行发展观的合理性和阶段性进行测试,若测试不通过则根据谨慎和目标导向原则对发展层面进行调整。在模型经过一段时间执行后,对执行的结果和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用实践对模型进行检验,对差距的原因进行分析,在遵循目标导向和谨慎原则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对模型的纠偏调整。

   5.确立模型的纬度(主体)层面.客体按照主體的层面逐层展开,执行纬面可以按照集团纬面、区域纬面、公司纬面、业务纬面等展开。上一纬层的客体对下一纬层的客体起到指导、导向作用;下一纬层的客体对上一纬层起支撑作用。

   6.纬度(内部闭环)测试。确定了纬度的层级后,为了保证执行的效果,需要对主体的胜任能力进行测试。纬度测试主要从主体的能力、效率和能动性等方面进行,对于测试结果不合符要求的根据目标导向原则,在调整部分客体后仍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对主体进行调整。

   四、结论

   执行是主体、客体和发展观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执行由于其发展的哲学要素使其动态化、复杂化,所以对执行的管理必须有发展的观念,但是作为执行的主体又存在能动性,故执行的发展观中必须考虑主体的能动性。正如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只有从主体、客体、发展三个维度才能确定执行;才能保障执行;管理的理论才有可能实施,战略才有可能实现。

   参考文献:

   [1]姜汝祥.锡恩业务流程4R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民族音像出版社,2004,

   [2][美]博西迪,[美]查兰著.刘祥亚,等译.执行[M].机械工业出版,2008.

   [3]李文武.企业执行力矩阵[DB/OL].博锐管理在线,2008.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摘要: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作为一整套体系而出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已经被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抱着一种开放性的研究态度,笔者从纵向的历史形成过程这一角度出发,对当代教育中所普遍采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理论来源进行探寻。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生形态;次生形态;教科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马克思与恩格斯

   所谓“原生形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的新世界观成熟后全面制定和系统阐述的哲学观点。虽然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思想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其中蕴含着的思想仍然是日后种种体系的基石所在。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四部文献之中。在《形态》中,馬克思以“现实的人即在历史中行动的人”为出发点,阐述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客体统一的新哲学思想。而在《提纲》之中,马克思再一次强调实践与人的重要性。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唯物史观”思想。马克思把“实践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这两大思想贯彻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历史科学的研究之中,实现了这一思想的丰富和演进,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则主要集中在《反杜林论》、《自然辨证法》与《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三部文献之中。他着重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主线去阐释和概括他与马克思共同创立的新哲学。他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指出哲学应当走出过去的“知识汇总”的、“科学的科学”的旧体系的迷宫,应当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上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开辟真正地切实地认识世界的道路。恩格斯在其研究中强调了辩证法的作用,所以一般把恩格斯的思想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与恩格斯侧重点不同,形成了两种风格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是“辩证唯物主义”,都是马克思哲学体系思想的根源所在。它们都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次生形态——列宁与斯大林

   “次生形态”是相对于“原生形态”而言的,它是对“原生形态”的继承和发扬,同时又在总体上具有不同于“原生形态”的若干特征。假如以马克思与恩格斯所阐述的哲学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形态”的话,那么“列宁模式”和“斯大林模式”便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次生形态”。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见解主要集中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两部文献之中。列宁在从事哲学研究的过程中,一直未能看到集中表现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因而他在新时代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依据的主要不是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而是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路。

   “列宁模式”有两个主要的理论特征。第一,把思维和存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点上列宁与恩格斯是一致的。他明确指出:“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同“意识总是反映存在的”这一整个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间“有着直接的和不可分割的联系”;“在这两种场合下,意识都不过是存在的反映”。第二,强调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的本质和功能。列宁认为辩证法服务于解决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并且强调,马克思遗留下来的《资本论》的“逻辑”,就是逻辑、辩证法和唯物主义认识论三者为“同一个东西”,并把它们“都应用于同一门科学”。

   “斯大林模式”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次生形态”之一,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主要集中在《无政府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文献中。《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是青年斯大林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一次系统阐述。在这本著作中,斯大林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概括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概括在30多年后的《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部文献中发生了嬗变。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时,斯大林不再试图用“辩证唯物主义”概括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而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结构”,“辩证唯物主义”被作为一般的世界观,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的推广与运用。

   基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这种理解,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相应地把这个体系的具体构成规定为“三大块”结构,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构成的“辩证方法”、“哲学唯物主义”和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生活中的推广和应用的“历史唯物主义”。在对各个版块的论述中,斯大林力图以清晰的语言去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在“辩证方法”方面,斯大林从联系和发展入手,最后深入到作为实质和根源的“内在矛盾”的斗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他从“物质生活条件体系”入手,揭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于社会面貌、社会制度及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生产方式的剖析,暴露了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及其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先后以66种文字,共发行了3570多万册,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最为的重要著作。它的普及使“版块结构”这一概念深入人心。“版块结构”直接延续的产物,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

   三、由斯大林体系演化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

   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块的思想根深蒂固,因此日后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的苏联学者,基本沿用了斯大林这一说法。1933年底,全苏共产主义学院哲学研究所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校哲学教科书,该书分为上、下两册。参加该书编写的阵容庞大,几乎囊括了苏联哲学界全部专家学者,以巴吉列夫斯基为首的19人为该书撰写了不同的章节。以这两套书为标志,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模式的形成。凡30年代以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本,基本上都以这个本子的体例为样板。

   在我国,有一段时间内都是采用从苏联直接翻译而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1961年11月,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第一本由本国学者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就其体系实质来说,还是原汁原味的“斯大林模式”。直到现在,当我们再一次翻开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看到的仍然是一样的布局。“唯物论”、“认识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虽然表述各异,但四大版块仍然有迹可循。

   笔者认为,“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一起,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演进轨迹的探究,笔者发现,从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到列宁与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被逐渐明晰与确定下来。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原生形态”的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却未能更多的被阐述。就“原生形态”而言,马克思的哲学著述总量明显多于恩格斯。而对比“次生形态”,马克思本人的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源头所在,更具有优先地位。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中,马克思却在一定程度上被忽略了。因而笔者认为,这种阐述还可改进。就此而言,当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仍有改进的空间。本文所做的学说史梳理工作,可以为这种改进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参考文献

   [1]高齐云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原生、次生、再生形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C].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人民出版社.中文1962年2月第一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5]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一版.

   [6]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册.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社会现象

  摘要: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与此同时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文章以生态思想为出发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生态思想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生态思想;生态环境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一)以唯物论为视角。众所周知,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它是自然科学理论的基础,即人类是自然长期发展的产物。所以大家所熟知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不仅强调物质的第一性,同时还强调了意识的第二性,强调自然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客观存在的,是由世界万物组成的。这一切不仅在世界本源的维度方面肯定了自然具有客观性,而且还肯定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自然占据着优先发展的位置,高于人。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还告诉大家自然的发展过程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就是众人皆知的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在不同环境下自然规律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但是永远不会因为任何变化而消失不复存在,如同影子一样,自然规律与自然同存亡,都是客观存在。第二,自然规律的存在与发展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便现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仍然无法改变自然的发展规律,这充分说明了自然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第三,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任何违反客观规律的实践都将以失败而告终,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的实践活动才会成功。这就告诉大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正确的理论,是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思想的正确表达。

   (二)以认识论为视角。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向我们详细的阐述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实践,简言之就是人类通过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改变物质世界這一目的社会活动。实践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第一,客观世界是所有实践的对象,所有实践活动都是在物质存在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实践的第一特征就是具有物质性。第二,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人类所为,也只有人类才可以进行,人类所做的所有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的,都是人类遵从认识的指导来改变物质世界而进行的活动,因此实践的第二特征就是拥有主观能动性。第三,实践的最后一个特征就是具有历史性,这主要是因为不仅一定的历史环境会影响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力,而且客观世界与时代环境同样会影响人类的实践活动能力,再加上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需要与一定的历史任务相符合,因此实践的历史性是毋庸置疑的。

   从以上对实践特征的简单分析可以得知,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可以把客观世界分成自然世界和人类社会,这就说明如果以认识论为出发点就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必不可少的对象,要想实现真正的价值,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与物质世界相协调。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还是唯物论,都认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时候只有尊重客观世界的生态思想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才有改造价值。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今生态思想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以辩证法为视角。联系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告诉大家联系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还具有普遍性。在整个物质世界中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是同发展,同存亡的,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社会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两者是相依相存,缺一不可的。联系无处不在,体现在世界万物的各个方面。最简单的联系就是世界万事万物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千头万绪,千丝万缕,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然后就是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人类不仅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依存于自然界,因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自然中的阳光、水和空气等,人类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大自然的土地和各种资源等,所以说人类和自然是相互联系的。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出现与发展都与自然界的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人类的出现还是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向人类提供的各种资源,与此同时大自然的发展也离不开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研究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的关系。在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指出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有效改造物质世界的方法以及人类的各种实践方式,论述了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不仅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告诉大家人的存在是离不开自然的,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大自然就已经存在了,而且一直按照自己的生态链发展着,但是在人类诞生之后自然的发展方向便转向了人类的利益。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指出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方式,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只有围绕着自然规律才有意义,只有合理的进行物质转换和调控才能相互发展。

   (二)生态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生态思想的关系。所谓生态马克思主义,简言之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引生态思想,使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剖析当今社会的生态危机,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等。在现在社会中,以生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已经提出了很多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比如在2003年10月份召开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另外还有在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十七大中提出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都是有利于构建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社会的生态思想。目前,人类已经采取多种方式来解决当前的生态问题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目前整个人类都是十分关注生态思想问题的,而且在不断的推动和完善生态思想。在当今社会,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生态问题,人类才能够得到长期的发展。因此文章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单阐述希望可以提高大家的生态思想意识,希望人类可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生态思想建设之间的联系,能够以辩证的思想推动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孙民.回到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理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探微[J].兰州学刊,2014,05(06).

   [2]孙晓燕.马克思的环境危机思想与中国当代生态文化自觉―柏克特对历史唯物主义内在生态逻辑之揭示及其当代启示[J].道德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