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素质养成情况

更新时间:2021-12-21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专业,汉语词语,拼音为 zhuānyè,释义为主要研究某种学业或从事某种事业。出自《后汉书》。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专业素质养成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素质养成情况

  【摘要】大学生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将掌握的专业理论及相关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况中的一种能力,从而形成一种能较出色从事专业工作的品质,大学作为实施专业教育的载体,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与建立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工科应用型层次学校的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夯实专业基础,抓好专业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对于其就业和工作意义重大。大学生难于就业的问题不断凸显,这也加大了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考验。现就如何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问题上,谈点看法。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素质

  一、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专业素质能力不强

  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深入,实践经验匮乏,实际动手能力弱;理论多于实践,说教多于操作,课堂多于生活,专业素质不高;实干能力欠缺,主动参与能力较差,缺乏自理、自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术、能力准备不足,到岗位后适应能力差,适应时间长。

  2.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成为训练有素的一个“考试机器”,学生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并且认为教师的讲课内容是正确的,这种教育方式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通过反复练习获得暂时的记忆,对于专业素质的培养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3.学校资源条件有限

  在校期间的各项时间环节,如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所安排的学时有限,实习基地建设严重不足,学生从工程实际中学到的知识少,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

  4.教育教学水平的滞后

  由于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学校开设的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另外,由于教育观念上存在偏差,习惯于过去的教育思维定势,从课程体系的结构来看,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人文知识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在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设施上投入不足,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缺乏创新;影响了高素质专业人才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必要性

  社会科技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行业、职业和岗位。按照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的思想和理念,人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更好地履行职责,就要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大学教育的基本职能就是培养从事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扎实的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立足社会,成才立业的根本保证;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拓展专业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任务。

  三、加强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措施

  1.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

  高等院校应加大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鼓励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或参加导师的课题组,在导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建立专业实践基地,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还可以采用“产-学-研”一条龙方式,主动与企业或科研院所合作,也可以自建科技企业,或接受企业在学校建立研究机构等,努力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另外,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也是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一环,加强这一环节的教学指导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育教学模式的改进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高校应尽快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加强全国性的教育网络和校园网络的建设,改变过去单一的授课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网上教学等现代化手段,通过资源共享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挑战。哈佛大学前校长陆登庭在北京大学演讲时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过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创新能力主要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的教育多强调知识的传授,较少强调知识的运用,长期以来形成了“惟师、惟书、惟上的心理定势,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就要把课堂变成学生开发自我创新潜能的空间,把教师变成鼓动学生独立思考的推手,把教材变成引导学生激发兴趣的蓝本。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气质。

  4.注重科研,提高科研能力

  参与一定的科研活动、经历必要的科研方法训练,对于大学的专业发展大有帮助。科研活动有利于满足大学生高层次的心理需求,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科研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系列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可帮助大学生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自觉地围绕一个明确的方向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5.拓宽视野,提高专业适应性

  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专业适应性。当然,在这里大学生首先在保证自己的专业学习的同时,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向专业的相近或相关领域进行适当的延伸。在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时,大学生要尽量做到广博而不零散,不要失去方向,做到博中求专、专深而不单一。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可结合学校的辅修专业、选修课政策;可通过学校开设的各种类型的学术讲座;可通过各种跨学科的科研、社会实践活动等途径来拓展自己的专业学习涉猎面,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扬长避短,建立自身独具特色的知识、能力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适应性,这样才能在未来社会的专业发展中提高成功的概率。

  四、结语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服务于社会的特殊本领,大学期间专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加强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探寻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重要任务。高校教学模式的改进结合大学生自身的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注:论文研究得到江苏省“青蓝工程”和“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资助。

  专业素质养成情况

  一、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思路

  中职学校要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必须把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学生在校的整个学习过程,建立职业素质培养体系。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应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针对性、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总体原则。首先,由于各类职业都有其本身不同的特点,从而对从业人员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即使是同一职业的不同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职业素质教育必须围绕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特征及专业人才所必需的职业素质要求人手,以突出职业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其次,职业素质培养是一个连贯的培养过程,教育内容应贯穿到人才培养的每个阶段,各个培养阶段应相互贯通且有机链接。第三,职业素质的核心是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教学体系应以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直接指向,根据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养成的内在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分年级组织实施。

  二、职业素质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

  根据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应由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新生人学教育、毕业生成长经历介绍)、职业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讲座和团队拓展训练)、职业道德(企业安全教育、企业人职培训、质量体系培训及过程优化意识、环保意识、职业角色意识训练、顶岗实习)和职业能力教育(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课程、顶岗实习)。在职业素质教育过程中,这四个方面相互结合,不可分割。其中,职业意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源泉,职业心理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根本,职业能力教育是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

  三、职业素质培养模式

  职业素质培养必须依托职场环境,中职学校要根据职业素质养成规律和学生职业成长规律,把学校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完整阶梯。第一、二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和职业道德认识训练,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基本素质、一般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第三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顶岗教学实习,使学生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接触企业文化,明确自己的未来岗位走向和岗位对自己的职业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第二、四学期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职业心理教育及专业能力、专业专项能力、专业拓展能力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第六学期在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将职业素质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使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经历认识一巩固一内化这一过程,使职业素质培养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四、实施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以教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职业活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为依据,职业活动的学习领域为内容,运用行为引导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的教学形式。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从教学生“学会学习”和“学会工作”的目标出发,使职业教学从传统的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体验式教学、情境式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心、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突出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五、构建以职业素质为中心的学习评价体系

  中职学校要构建以职业素质培养为中心的学习评价体系,使评价结果成为学生检验学习效果、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自我完善与自我修正的手段。学习评价体系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教师与学生个人及企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以职业素质为中心的学习评价体系的评价内容可由职业基本素质和职业能力两部分组成。其中职业基本素质由爱岗敬业、遵守职业纪律、职业规范、职业态度定性进行测评;职业能力由所学的课程或完成的工作任务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定量评价和学习过程的与人交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定性评价。

  专业素质养成情况

  通过三年的大学生活,我成长了很多。在即将毕业之时,我对自己这三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对于我们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计算机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计算机水平的资格考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我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知识,才不会落伍。

  学习固然重要,一个人能力的培养也不容忽视。三年的大学生活给了我很多挑战自我的机会,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奥运志愿者的活动,运动会等。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我结交了一些很好的朋友,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些经历使我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尝试了,成功的机会就有一半,如果不去尝试,成功的几率只能为零。机会来临时,我们就要好好地把握住。

  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我觉得自己的事情就应该由自己负责,别人最多只能给你一些建议。遇到事情要冷静地思考,不要急躁。不轻易的承诺,承诺了就要努力去兑现。

  三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中美好的回忆,我迈步向前的时候不会忘记回首凝望曾经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