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土地流转情况公示

更新时间:2021-11-24 来源:实用范文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实用范文】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以及动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就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村土地流转情况公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村土地流转情况公示

  目前关于农村土地的使用存在很多的情况,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不仅是三农问题需要解决的重点也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学生暑期实践调查要求,更好地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和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不断造就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农村目前土地使用现状结合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进行了一项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情况的调查。

  一、调查方向:

  耕种用地,个人住房建设用地,公共施设和公益事业基础建设用地。

  二、调查目的:

  锻炼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研究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调查能力,深入农村基层一定程度了解我国现有城乡土地差别的根本原因,同时也为探讨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避免重复浪费而导致国家土地资源无形流失,一定程度为帮助改善农村现有土地使用不规范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切实理论数据。

  三、调查意义:

  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方法,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模式。构建更加合理的农村土地使用方向,健全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合理科学规划、优化用地结构。为城乡统筹搭建了平台,开辟新的途径,也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为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前提条件。切实解决农村土地纠纷等方面问题,响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积极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四、调查内容:

  暑假期间我集中对湖北省麻城市*镇*村的土地使用情况作了一项基本调查,本次调查基本以走访和搜集基层档案资料调查为主,配合当地领导对该村的农业情况作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这次报告主要从农村土地使用中的(包括耕种用地,个人住房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一个简要的说明和了解,大致了解该村的土地使用方法和方向,从而扩展到省和国家的地位上。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更加真实的反应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一些被忽视的方面。为共建和谐家园,促进国家农业发展和基层改革做一项基本参考;促使我们国家的基层建设更加的完善和提高;使农村的发展成为强国富民,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法宝;保障农业处于发展上升趋势。因此根据从当地实际出发,结合党和国家的基层发展方针和“三个代表”思想路线,以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的思想路线紧密围绕农村发展做了本次调查和报告。把基层呼声引入国家力量之中,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我国农村发展步伐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从而铸就强大的农业基础,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稳步发展做出贡献。

  1、耕种用地

  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轮歇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1.0米,北方宽<2.0米的沟、渠、路和田埂。包括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菜地。2017年度土地

  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为18.31亿亩,人均耕地为1.4亩。而在9年前的1996年,全国的耕地数是19.51亿亩,人均耕地为1.59亩。

  耕种用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跟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农民没有土地如同鱼没有水。缺少农民土地将荒芜;缺少耕地农民无法生产生活。而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必须要有农业与工业的两大基础动力源支持,作为国家发展改革进步的动力,农业必不可少。而农业作为我在调查报告的重点,就是要从国家农业基层浅谈一下关于农业土地用地中的我国农业耕地方面的现状、改革措施和粮食生产方面的一些问题,更详尽的了解我国现有农业耕地的实际情况,从而为促使我国的农业在国家的发展和改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添砖加瓦,也是对于地区性农业耕地的一次基本了解。以此促进被调查地区的农业土地使用情况做一个合理的布局分析,帮助当地村委会更深入了解总结本村关于农业旱地水田等两大基本耕地的规划和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了解到该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均农业自然耕地总面积2.5亩,这其中包括旱地0.8亩、水田1.1亩、山林0.2亩、其他0.4亩。通过这组数据显示资料了解到该村人均耕地使用面积还是处于稳定水平。自然耕地面积相对富裕。而来自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报道显示,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17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

  1.39亩,已经不足1.4亩。短短的二十年的时间人均耕地面积就减少了将近1.1亩,耕地大面积不断减少对我国农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很大程度的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状况,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发展步伐以及三农政策的实施。

  村土地流转情况公示

  自90年代末开始,我区民营经济依靠大量低、小、散作坊灵活生产方式得以迅速蓬勃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违法建筑跟着低、小、散企业像潮水般涌来。自1998年以来,全区违法建筑超1000多万平米,同时还有大量审批不到位、产权权属不清的房屋,出现“家家有违章、人人搭违章”的局面。违法建筑盛行不仅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城市环境,而且还成为政府推进重点工程项目中的拦路虎。为此,2011年4月2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动员大会,实施违法建筑“六必拆”,强力推进拆违工作,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区随即于次日召开“全区城市转型发展破难攻坚大行动”动员大会,要求全区上下齐心,集中攻坚,强势推进,全力以赴打好“七大硬仗”,破解一系列困扰瓯海发展的制约因素,掀起瓯海区新一轮发展热潮。

   在快速推进拆除违法建筑工作的同时,被拆出的土地如何快速得到合理利用,不至于闲置而造成新的浪费,成为一个新的重要课题,2012年11月至12月,瓯海民革总支组织调研组,对全区拆违后土地再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走访相关部门和街道,开展座谈、实地察看等方式,对我区目前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区违法建筑的特点

   我区违法建筑总体呈现无序、散乱格局,遍布街头巷尾、山林田间,有空地就搭违建的想法深入人心,据规划部门统计,自1998年以来,全区新增违法建筑面积1049万平方米,且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农田耕地被肆意破坏。90年代中期以来,我区农民开始丢下锄头,弃农经商,因资金有限,大多从事低、小、散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初期,肥沃广阔的耕地就成了第一牺牲品,大量的耕地被填上石头,浇上水泥,搭上成片的棚屋,之后逐渐改成砖瓦房屋。农户们将原先耕种的农保地改成按平方计价的出租屋,或干脆自己当作厂房使用。

   (2)屋前门后随意搭建。为了扩大房屋面积,获得更大经济收益,一些单位、个人不遵守城市规划,在屋前门后的空地上建简易房,建成后出租或当“厂房”使用。许多居民见“有利可图”,纷纷效仿,还有的居民认为违法建筑可以在拆迁中得到更多补偿,便毫无顾忌地蜂拥搭建,导致违法建筑“铺天盖地”,“外观设计”可谓五花八门、乱像横生。违法建筑犹如一块块伤疤,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建筑和原本良好的乡村美景开始变得千疮百孔,杂乱无章,满目疮痍。

   (3)少批多建盲目扩张。农户在对旧房翻新或重建时,企业在新建或扩建时,往往会心存侥幸心理,通过占用道路、河道、院子等空地,尽可能扩大建筑面积达到少批多建的目的,如此渐进造成村居间道路越来越窄、河道越来越窄,房屋密度越来越大。

   (4)质量低下唯利是图。违法建筑物都没有取得国家规划、建设、国土等方面的合法手续,许多还是为了短期利益躲避检查在一夜之间修建起来的。这些建筑有的用钢管、铁皮搭建,有的用空心砖砌成“框架结构”,还有的是简易棚。有些违法建筑主人为了获取经济收益,不顾安全把房子租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安全隐患点。

   面对上述种种,区委、区政府强势推进拆违行动,以空前的力度向违法建筑宣战。2011年至今拆除842.5万平方米,其中,2011年419万平方米,2012年423.5万平方米。在这一轮拆违高压下,我区的违法建筑存量急剧明显减少,新增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已基本认识到违法建筑必被拆的事实。

   二、拆违后土地利用现状

   当前,全区集中财力精力,凝聚一切智慧和力量,通过两年声势浩大的拆违行动,让瓯海百姓见证拆违后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民众情绪也由开始的抵触转变为认同,直到现在能支持配合这项工作,违必拆工作的群众基础也日渐扎实。但在强势拆违后出现了大量空地,这些土地如果没有及时合理利用不仅是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还将引起老百姓的质疑,如何利用好、建设好这些被拆出的土地,是下一步拆违能否顺利推进,违建势头能否被彻底遏制的关键所在。为此,区政府在拆后土地利用上做了大量工作。

   (1)实施拆建结合。即把拆违同重点工程相连,将被拆出的土地直接作为工程建设用地进行利用,使重点工程能得益于违建拆除快速推进,同时又能使被拆出土地快速转变身份,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如:梧田街道拆除瓯海大道两侧43处5830多平方米违建,助力瓯海大道西段快速路工程建设;南白象街道开展“拔钉清障”,以拆违促拆迁同时保障附一医新院重点工程建设。瓯海经济开发区88家企业陆续主动拆除北村河沿岸等近7万平方米违建,为大学科技园的启动区建设让道;娄桥街道一周内拆除瓯海大道与娄东大街沿线、吹台山入口处沿线等多处违法建筑1.75万平方米,为瓯海新城多项工程建设扫除障碍;丽岙街道拆除了侨联活动中心地块违法建筑2万平方米,通过先拆该地块现有违建,再办理用地手续,在原址上合法建设侨联大厦等。

   (2)实施拆改结合。即对可作为公共配套设施的拆后土地,进行合理改造,建设成为停车场、农改房以及老人活动中心等,使拆后腾出的土地不闲置、不荒废。今年以来,梧田5000平方米的违建市场拆除后,改建为临时停车场;娄桥街道秀屿农改房地块违建的拆除,推进了该街道首批农房改造集聚点建设。丽岙街道拆除下呈村商贸市场6000平方米违建,将该地块用于农改项目建设。瞿溪街道对雄溪一违建房屋和三小内违建房拆后分别建成老人健身活动场所和学生体育活动场地。

   (3)实施拆绿结合。将拆违与“园林绿化”有机结合,以拆违来推进绿化工作,以绿化来巩固拆违成果,实行“拆绿结合、以拆促绿”,通过拆违,有效拓展绿化空间。今年截止10月底,全区共已完成拆后绿化约25万平方米,建成了大堡底龙霞路路口绿地(2000㎡)、河头郭溪工业区绿地(19000㎡)、岩一村工业区绿地(9000㎡)、浦西铁路、104国道、温瑞大道沿线等一批街头小游园和沿路沿河绿化景观带。牛山脚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违建仓库拆完后进行了绿化,为牛山森林公园建设打好基础。仙岩5万平方米违建拆后土地已列入2013年公园绿地建设计划。

   (4)实施拆创结合。将拆违与创“三无”示范村、无违建道路结合起来,做到拆除一片,创建一片,美化一片。

   三、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虽然全区在拆后土地利用上尝试利用多种办法,通过拆建、拆改、拆绿、拆创等措施相结合,可能地利用好被拆出土地。但截止目前,通过这些方式所利用的土地总共才65万平方米,同拆出的面积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绝大多数被拆出的土地还是被闲置被荒废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矛盾。

   (1)土地指标紧缺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该矛盾是制约土地快速利用的最主要问题,没有土地计划指标,耕地、林地以及河流填埋地等各种土地,均不可随意建设。每年市里给我区的土地计划指标约为1000亩,同被拆出土地面积数据相差悬殊,如按计划指标安排,仅2012年被拆出的土地就需分几年才可以建设完成(不是所有被拆面积都可以或应该用作建设)。被拆出的农保地只能复耕或重新种植树林,而复耕土地水利等条件已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实际复耕意义不大,有些只能闲置,有些象征性复耕,无法得到更具创造性的开发利用,这同实际土地紧缺、生产无法安排等现实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如梧田街道老殿后的50亩地,该地三面环河一面临路,地理位置极佳因长期未能得到合理利用,被废品收购站搭上许多简易棚,废品随意推放。因没有土地计划指标,项目一直无法落实,但现退回耕地又不现实,为此只能闲置空着,违建拆后又建,建后再拆,造成极大浪费,群众意见也非常大。

   (2)财政经费不足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矛盾。大量被拆出的土地,或者等待建设项目,或者等待用于绿化等公共配套等等,均需大量建设经费投入。但目前全区推进城镇化建设,在大量工程建设任务面前,有限的财政经费支出已经非常紧张,且该种态势将在长期一段时间内保持,为此单纯依靠财政投入到公共配套及项目建设上,将无法保障,双方差距巨大。

   (3)城市规划与土地急需利用之间的矛盾。城市建设的龙头是规划,当前,我区控规已基本覆盖各个区域,但规划中的建设是分期、分步实施,部分被拆后土地在规划中甚至要延后3到4年,为此,当前该土地是暂时未利用地,从建设角度来讲只能暂时闲置着,造成极大浪费。

   (4)违法建筑土地权属问题与拆后利用之间的矛盾。大多数违法建筑都是土地所有人或者承包者自行建设,或者将土地租给他人建设,因此,面对这些属于他们自有的拆后闲置土地,政府如要利用,必须征得土地所有人的同意且需要满足土地所有人一定的利益。由于多数被拆者因当前利益受损,都心存一定的不满情绪,因此,在合理利用土地问题上无法同政府达成一致意向。他们企图有一天能重新回归到政策宽松时代,再行搭建。

   四、加快拆违后土地再利用的建议

   违法建筑拆除后被拆出的土地能否得到及时高效利用,事关下一步拆违工作推进,事关新的违建能否得到彻底遏止,事关我区能否从原来落后的环境格局中通过拆违实现脱胎换骨的转变,因此,必须强化对拆违后土地再利用工作,实现拆和改并进,达到“拆违拆出城市的环境,拆出生产的安全,拆出发展的空间,拆出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的目的。为此,根据我区现实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统筹安排,推进拆违后土地的分类利用。根据土地性质,分类利用拆违后土地。对于条件较好的农保地,拆违后可以进行复耕。对于一些边角地,可以“祛疤栽花”,对于区位优势好、面积大但无土地指标或已规划好但近期内无法落实项目的土地,可通过科学谋划,因地制宜搭建临时厂房,解决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生产过渡问题。充分利用土地指标落实或项目建设条件成熟这段时间,避免土地二次荒废,解决大量中下游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过渡期间生产问题。为此,在不拆是违建、拆了是空地的、拆后影响生产这一格局下,建议政府综合考虑,综合施策,突破常规,主动挑担子,待企业成功过渡、项目落地前腾空。但这期间政府需及时跟进,加快对剩余土地农转用及各类手续办理,及时把握事态进度,尽量缩短这部分临时建筑使用时间,切不可让临时过渡房又变成新的违建。

   (2)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拆后土地快速利用。土地能否快速再利用关键是项目建设进度。为此,当前要紧紧抓住各地拆违势如破竹的态势,利用拆违来推进城中村改造,推进成片、成网的旧村房屋拆除,将村民集聚到配套齐全、环境优美的区域,使拆后土地同农村宅基地一起,得到合理规划有效利用。

   (3)科学规划包装,引入临时短期租用项目。部分被拆后土地受限于指标、资金等因素一时无法得到利用,且从长远来看3到5年内仍没有具体规划,为此建议政府通过土地流转租用等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企业,用于建设符合周边配套等各类服务项目,解决政府在公共配套投入不足等问题。

   (4)与出让项目捆绑实施土地再利用,解决财政经费投入不足问题。项目建设必须要经历一个过程,但面对大面积被拆出的土地,且大都属于屋前巷后,不好成片成规模进行集中利用。为此,政府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将其建设成为绿化带、小游园、农贸市场或停车场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否则时间一长,违章极有可能会死灰复燃。因此,建议政府加大融资力度,将拆后土地利用同土地出让项目打包,使项目出让方在拿到土地时,必须一并对周边拆后土地进行建设,一方面解决政府因财政压力对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不足问题,另一方面也使项目出让后周边环境得到质的提升。

   (5)加强监管,严格控制违法建设。建立健全违法建设动态监管体系和巡查网络体系,建立完善巡查机制,落实镇、街道驻村干部、村居干部和巡查执法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和责任倒查制度,巩固拆后利用成果。同时要结合“数字城管”和96310举报电话,督促各镇、街道对现行违建和已经拆除的违法建筑实行分级动态巡查,坚决防止违建拆后重新“回潮”。

  村土地流转情况公示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8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51号)等文件要求,我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自查,重点对规划基数、上级规划指标落实、规划图数一致及规划数据库等进行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基数,辖区土地总面积329661公顷,其中农用地270180公顷,建设用地36084公顷,未利用地23397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13958公顷,园地860公顷,林地35530公顷,牧草地59公顷,其他农用地19773公顷;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2962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6457公顷。土地总面积及各类用地面积与市核定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一致。

  二、上级规划指标落实情况

  (一)耕地保护指标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7170公顷。规划安排补充耕地5984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5984公顷;规划控制耕地减少面积3209公顷;低于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耕地减少控制规模3209公顷。文本中安排的土地开发增加耕地3804公顷,复垦增加耕地94公顷,整理增加耕地2086公顷,耕地增加之和与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指标一致;文本中安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允许减少耕地1769公顷,灾毁减少耕地控制在136公顷,耕地减少之和小于或等于上级下达的耕地减少量,与规划确定的增加耕地指标一致。规划中确定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4450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机动指标之和。

  (二)建设用地调控指标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874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377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697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364公顷以内;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10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265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共计2188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共计912公顷。至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面积控制在162平方米以内。批注[w1]:1758.97《规划》中上述用地安排严格落实了市级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用地指标。

  (三)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规划》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的空间管制,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建设用地6160公顷,其中,中心城区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总用地规模6160公顷,包括允许建设区3988公顷,含现状建设用地3130公顷和规划新增建设用地85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2172公顷,绿心绿带等其他用地0公顷;中心城区规划城乡建设用地扩展边界之外的用地规模4631公顷,其中限制建设区4631公顷,禁止建设区0公顷。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30万人。包括现状人口14万人,规划新增人口16万人。现状人均建设用地224平方米,规划2020年人均建设用地205平方米。经审查,《规划》安排的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规划》分解下达给中心城区新增用地占用的乡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相匹配,2020年中心城区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的确定,符合《城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三、规划图数一致性检查情况依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质量检查细则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1〕号)要求,我局分别对《规划》文本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各类土地用途分区和中心城区控制范围内现状城镇用地面积、允许建中批注[w2]:全市总面积300平方,心城区100平方,占全市三分之一,是否过大?批注[w3]:控制范围与城乡用地扩展边界总用地规模一致?设区(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等面积进行了检查,经查,文本与附图中涉及各类土地用途分区面积一致。综上认为,《规划》确定的规划基数、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规划文本与图件中涉及的给类用地规划控制规模一致。特此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