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14篇

更新时间:2021-07-11 来源:论文写作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论文写作】

疫情是指挥,防控是责任。此时此刻,白衣天使们正奔向前方,用平凡的身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一座防护堡垒。他们在打一场硬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的文章14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依法治国方略探析》

  摘 要: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主要从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宪法至上的原则、走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等方面对依法治国方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依法治国;宪法;民主

  中图分类号:D0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239-02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制定的治国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本文主要谈以下几个问题:依法治国必须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必须执行宪法至上的原则;走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一、实现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

  什么是执政党?在国外,执政党是相对于在野党而言的;在我们国家是相对于革命党而言的。我们共产党是执政党,没有在野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

  这里面有一个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问题,前几年,理论界对此有过热烈讨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能力是没有疑问的,28年革命取得成功。执政能力如何?现在仍然接受实践的考验。

  革命时期一般不需要的东西,在执政期间都要出现。在革命时期,是正义原则高于法律的原则,如旧政权有法律保障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资本家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外国资本家拥有资产的所有权。但是革命成功了,都给他们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外国资本家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在战场上消灭敌人越多越好,没有人说革命战士是犯了杀人罪。这些,都是正义的原则高于法律的原则。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二天就应该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

  但是,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做得更好,长时间没有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如用战争中群众运动的方法进行经济建设,用群众运动的方法进行党内斗争;在党内、人民内部发生意见分歧的时候,采取非法律的方法,如群众专政、打砸抢抄抓等等,无法无天。在“三反”、“五反”、“反右派”、““””中这类事情很多。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罢免,国家领导人才能下台。人大代表必须罢免之后才能逮捕。当时对待刘少奇完全是革命党的做法。

  1966年8月7日,毛泽东在““””前夕给江青的信中忧心忡忡地说:“我准备跌得粉碎的,将来有可能腥风血雨。”他没有完成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执政党的领导人下台依然是很安全的,根本不能跌得粉碎,人民群众不可能经历腥风血雨。

  邓小平在1978年之后,逐渐改变了一系列非法律的做法,不再搞群众运动,审判“_”也是通过法律,特别法庭进行审判“_”,没有拉出去关在秦城监狱,或枪毙了事。邓小平把法治放在正义之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出现一个转折点。

  江泽民把法制改成法治,依法治国。胡锦涛、在上任后的第一次政治局学习的内容就是学习宪法。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宪法的范围内进行执政和活动,表明自己是执政党,中国出现长治久安应该不成问题。

  民主执政与依法执政。必须充分建设党内民主,实现人民民主,实现国家政治民主化。这既是一个长期的目标,又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宪法至上原则

  宪法是国家大法,是维护人民权利和限制政府权力的法律。各个国家都有宪法法院,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和至高无上的地位。

  首先,宪法是公民自由的保障,是公民权利的源泉。凡是共和国都需要宪法作保障;宪法是政党执政之根基,是政党取得和行使国家权力之源泉。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实行依法治国,同样离不开宪法。国家的灾难都是从违宪开始。宪法一旦遭到破坏,其他一切法律不在话下,整个国家就会动荡不安。依照宪法办事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维护宪法的权威性,党的活动必须在宪法容许的范围内进行。

  宪法从根本原则、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上全面规范了法治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规范了个人和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作为根本法和母法,还是其他立法活动的最高法律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必须遵循宪法而产生,无论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秩序,还是规范经济秩序,都不能违背宪法的基本准则。这是宪法至上的根本所在。

  其次,宪法是制约政府的法律。在现代社会,任何公民都是宪政下的公民,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剥夺公民依据宪法所享有的权利,政府也必须通过国家权力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公民可以依据宪法防范行政机关滥用国家权力可能产生的不法侵犯。行政机关如果不依法行政,公民权利受到侵害后提起行政诉讼的基本依据,就是公民所拥有的宪法权利。这是宪政文明和宪法至上的又一重要体现。在宪法权利和义务面前,每个人生而平等,每个公民都有追求权利的自由,都应该为享有宪法权利而奋斗。倡导宪法至上,才能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宪法至上是人民主权的体现。人民主权,也称主权在民,其理论核心是关于国家主权的来源和归属问题。最早系统的提出人民主权理论的人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运用自然法学说阐述了国家是由自由的人们以平等的资格订立契约形成的。人民在国家中是自由的,并且由人民掌握国家权力。

  再次,宪法至上是依法治国的关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革:一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一是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经成为国人的共识。法治也就是法的统治。第一,完备的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基础。由于宪法是“母法”,是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一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行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因此,宪法的至上权威是为实现法治创造条件的关键环节。第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它为根本的行为准则,任何法律法规都不能与之相抵触。但如果宪法没有应有的权威,那么不仅有关机关、组织和个人很可能凌驾于宪法和法律之上,而且也势必出现违宪的法律和法规,这样,要实现法治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最后,宪法至上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化过程,就是对人的价值不断发现、不断尊重的过程,是对政治权力及其资源的合理分配、控制与整合的过程。政治文明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民主与自由的确立与和谐。而宪法至上,实行宪政在许多方面显示了其作为最佳政治选择的种种便利。首先,它将政治文明的两个价值目标转化为法律话语并将其建立在稳固的宪法文件之上,使政治革命的成果得以保障。同时,将政治问题转化为法律问题,从而增强了政治争议解决的可操作性。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其主要的理念之一在于程序至上,在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时代,这是解决政治力量之间、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矛盾与纷争的。

  三、走出人亡政息的周期律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朝不用那朝人”、“城头变换大王旗”等等,说的就是人亡政息。

  1945年7月,黄炎培等6名国民参议员应毛泽东之邀,为推动国共团结商谈,飞赴延安考察访问,与毛泽东有过多次接触和畅谈。毛泽东问:“任之先生,来延安考察了几天有什么感想?”黄炎培坦诚地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渐渐放下了。有的因为历史长久,自然地惰性发作,由少数演成多数,到风气养成,虽有大力,无力扭转,并且无法不久。也有因为区域一步步扩大了,它的扩大,有的由于自然发展,有的为功业欲驱使,强求发展,到干部人才渐渐竭獗,艰巨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个周期率。

  黄炎培以其洞观历史的气魄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是难能可贵。毛泽东回答说:“我们已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列宁去世后,斯大林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张居正死了,万历皇帝把改革彻底废掉。都是典型的人亡政息现象。

  依法治国方略的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邓小平说:不能因为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能因为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不仅要求国家机关的领导人执法、守法,也要求党的领导人执法、守法。新加坡前李光耀曾指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里面人人自由,法律外面没有民主,法律上面没有权威。”因此,只有国家机关的领导人严格履行依法办事,切实做到依法领导,才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

  参考文献:

  [1] 党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巴志鹏,朱修国.十六大以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4] 七个“怎么看”――理论热点面对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第二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摘要:本文从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出发,通过分析当前民生财政建设的不足,从如何构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民生财政管理模式的角度出发,进行关于民生财政建设的若干思考,并提出了能够提升民生财政建设水平的若干建议,以便为相关财政工作者提供参考,力争全面促进财政事业向前发展。

  关键词:民生财政建设若干思考

  民生财政,顾名思义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财政体系,伴随着我国对民生财政投入力度的加大,民生财政建设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大关注,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生活保障领域、就业领域等重点领域,民生项目的投资更是呈直线增加态势。无容置疑,民生财政建设已成为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重点项目,在当今社会经济体系不断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如何从“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角度出发,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详细思考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分析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伴随着经济的良好发展,社会事务需求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也引发出来越来越多的人民利益诉述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改善民生建设的难度,民生建设改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要知道,民生财政是“庶政之母”,加强民生财政建设能有效缓解社会经济压力,消除社会经济矛盾,确保社会经济得以长久稳定发展。以下就民生财政建设的现实意义展开分析。

  1.1、是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改善民生财政建设,宏观角度上是要求财政建设从社会经济体系架构改革出发,立足社会经济发展实际,跟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而进行相应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社会保障领域、教育领域、住房保障领域、公共卫生领域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消耗,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种不同的社会需求,进而达到“中国梦”与“人民梦”的相互统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民生基础。

  1.2、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需要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多方面要素支持,宏观角度上要求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充分发挥财政分配功能作用与地位,着重改善民生和保障民生,把财政支出向人民群众保障领域转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包括公共卫生医疗设备、教育、社会住房等社会服务问题,进一步缓解社会民生矛盾。

  1.3、是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具体体现

  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普遍增长,且多数地方占到了当地公共财政支出的50%以上。以安徽省为例,据财政厅厅长罗建国说:“2012年,安徽省民生支出3161.2亿元,增加553.8亿元,增长21.2%,占全省财政支出近80%。”一系列数据说明了民生支出比重正在不断优化。可见,加强民生财政建设,必须把财政支出重点向人民群众公共需要或公共服务转移,解决公共服务不到位的局面,进一步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建设。

  2、民生财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2.1、管理体制问题

  随着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拨款的形式也向复杂化、多样化趋势发展,政府投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然而,财政管理体制中的事权和财权不匹配,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决策权都在上级领导手上,下级领导空有管理头衔,却无法实施正确的管理权限。这种不平衡的决策方式,使得地方政府压力加大,导致很多民生政策无法落到实处。除外,由于财政局财政管理的组织建设不完善、财政管理人员配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财政局在进行财政管理工作时,缺乏健全的财政管理监督与控制体系,甚至出现私自挪用单位内部资金、私设账外账,避开财政监督把单位预算外的收入据为私有,进行公款玩乐等情况,严重影响了财政局的经济利益,民生财政建设受到影响。

  2.2、财政约束问题

  从现阶段我国政府的财政决算预算看来,财政管理模式单一,无法精确、完整地反映出政府的债务、资金等情况。从财政局发布的财政预算信息来看,财政报告不够全面,对资金使用细化不到位,存在多方面不足,极容易滋生腐败行为。由于财政资金管理缺乏足够的公开透明度,这种模式下的财政报告也缺乏足够的约束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民生建设工作开展的难度。

  2.3、资金管理问题

  首先是资金来源渠道单一。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相关的一些民生领域尚未完全向社会资金开放,再加上社会公益、慈善等民生领域制度建设不健全,使得社会资金流入民生建设领域的渠道单一,民生建设支出仍然需要附属财政投入。

  其次是民生资金使用存在“越位”与“缺位”现象。民生建设项目虽然遍布社会各大民生领域,然而发达地区却相比于经济欠发达或者偏远地区更为深入。

  在经济发达地区,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在这种经济条件较好的大环境背景下,出现“越位”的情况就比较多;而在经济落后地区,由于受到经济限制,一些应用政府承担的民生领域得不到相应的建设,多会出现“缺位或不到位”的状况。显而易见,民生建设现阶段还存在明显的资金管理难题,出现地区建设不平衡现象。

  3、完善民生建设的'几点可行性策略

  民生建设工程意义重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针对当前民生建设工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必须加以改变,才能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更好地发挥民生财政对扩内需、调结构,促和谐的多重效应。

  3.1、在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领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通过把财政支出向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设施等方面转型,凸显社会公共保障在国民经济总值当中的比重,加大公共设备与产品的供给,努力做到经济性公共服务与社会性公共服务相互统一,让民生建设项目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得以服务大众,服务社会。

  3.2、要以财政改革为先导,强化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快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实践证明,行政改革与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建设制度的变革会引发行政建设改革同步改革。因此,财政制度改革可以作为先导,现行一步进行改革,引导政府行政改革。例如通过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整合到统一的平台,加强对单位基层和管理层的内部控制,确保财政管理记录、财政报告信息和其他财务管理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在企业岗位设置上,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制定比较合理的,操作性强,有激励性的考核方案,形成相互激励、相互制约为主体的运作模式,以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3.3、继续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政府。民生建设工作不仅联系着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与处室,与千家万户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当前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一些欠发达地区及基层政府事权、财权不匹配,财政财力不足。民生建设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建设。对于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建设,而一些地处偏远,远离中心城区的地区应充分放权,给予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其快速发展。

  4、结语

  民生财政建设工作的进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目的不单是为了优化民生管理,同时也是为了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使民生财政建设发挥最大的功能效应,从而改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发展。对关于民生财政建设做出思考,以找出提高建设水平的可行性策略,对于实现民生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其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光荣.解决民生问题的路径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2012(03).

  [2]胡建国.对安徽省构建重大民生资金监管工作机制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5).

  [3]杨志安,闫婷.关于民生财政本质的探讨[J].商业时代,2012(17).

第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摘要:2020年使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的重要一年,疫情的爆发激起了我们每个人的爱国热情和爱国意识。国家也为我们做了许多安心的行为。也彰显我们中国的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和政党优势。

  2020“爱你爱你”从大家钟爱的谐音就可以看出对今年有很大的期许和憧憬,有人说,21世纪的10年代已成过去,20年代的大门向我们打开;

  也有人说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小康,步入小康社会,这是一个幸福充满希望的时代。是否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在新年伊始,我们国家爆发的大型的疫情,病毒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原本迎接春节热闹非凡的市街因为这看不到摸不着的小小病毒变得冷清,说其人迹罕至也不为过。就算在傍晚也没有了悠闲散步的人,唯一能听到的只有带着口罩的环卫工人扫把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和广播中循环播放的注意事项。在家中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能在家长时间休息而欢呼雀跃。反之,每天打开手机看新闻,看着飙升的各种不利数据而忧心忡忡,也担心家中在外打工的家人的安全。这是继03年非典后中国又一次面临的大型疫情灾难。没有疫苗和特效药,通过飞沫转播,潜伏期在14天左右,这些都加剧疫情在我国的蔓延速度,短短的一个月就从一个省至一个国。但是作为一个有着源远流长历史的大国,临危不惧是我们遇到事情的解决态度,这次的抗疫中,我们同样也制定出了快速且正确的解决方案。这得益于我们的制度优势,制度是什么?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各种制度。当然,除了制度上的优势还有必不可少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1.制度优势 非典对我们这代人来说有些遥远,但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遭。从恐惧不安到镇定放心,这些都得益于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政府为我们做的一切。在抗击疫情的前期,河南省政府的做法被网友们录视频上传到社交网站上,还掀起了一番不小的浪潮,省内人在视频下方评论自己为身为是中国人,是河南人儿骄傲。而省外的同胞们纷纷投出羡慕的眼光,并暗示自己的地区政府多对河南政府进行学习。这些小小的调侃和互动看出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亲密关系,没有居高临下的地位,而是打入人民内部,将任何工作做到实处,做实事、做正事。

  都说在面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防控结果和治理能效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制度优势。首先,中国制度的最突出优势就是人民民主专政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统一,保民主真正可以落到实处。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经济制度下,医院卫生所等各种公共医疗部门,可以不计经济效益,全力治疗新冠肺炎患者。

  2.政党优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作为唯一的执政党,在几十年的风雨中带领人民走上小康生活,带领中国在世界舞台展现雄姿,功不可没。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中央集权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党中央对于国家大事具有绝对的领导权,具有强大的公信力,一声令下让武汉这座数千万人口的交通枢纽城市停止交通运输,控制了向外输出病原的出口;

  14亿中国人待在家中,闭门不出,街巷上空无一人,将病毒“闷死”;

  空军紧急运输设备和物资数万吨;

  数万名医生奔赴前线;

  召集大量的工人投入到一线的工程建设,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仅用了十余天便完成了建设;

  广大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一线为人民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在中共中央的号召次下,举国上下数以亿计的群众响应号召,配合国家和党做好疫情防控,串门,不聚集,居家隔离。同时有无数志愿者站出来,勇敢的协助国家进行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奔波在大街小巷、车站和机场、从山村到城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的每一个人都在努力着,万众一心、团结奋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将群众放在首位,形成了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的抗疫格局。将联防联控、人员调动、物资筹集、人民生活保障、财政金融保障做到极致。这次疫情也看出了,我国的政党优势是无可比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要条件。

  3.文化优势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悠长的历史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优秀文学作品,在医学方面也为我们留一下了一副副奇方异药配方。比较著名的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有《黄帝内经》等等。而在疫情期间,有一位明朝的大夫他的研究结果拯救了上千万名患者的性命。他的名字是吴又可,他是我们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研究传染病的医者。因为他对自己猜想的坚持,排除异己,奋勇研究,破解了缠绕在军营中的恶疾。在当时,他的药方就拯救了大部分士兵的性命。在这次疫情中,中医学者依照他的配方并进行改进研究出了针对这次疫情的奇方,许多患者从鬼门关拉回。

  这就是我们的文化优势,发展了五千多年,各领域上的伟人也不计其数,他们虽与我们未身处同一时代却在默默地帮助我们的发展祝我们繁荣。

  3.中华民族在面临灾难时的积极态度 从疫情开始爆发到现在接近平稳,其中饱含了中华民族人民的乐观态度。都说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看来,积极乐观的民族运气也不会太差。与外国友人交谈时,他们总会说中国很乐观、热情。在长期的发展中,我们的祖先发现了,乐观对待一件事情比悲观对待它的结果会更好。所以,我们从小都被教导要乐观生活。

  在疫情期间,网络上总有人上传医院中的各种情况。在视频中我从未看见过一个悲伤的表情,每个人都是笑容高挂,从病人到医护人员。病房中也没有压抑的气氛,有学生趴在病床上一笔一划认真写作业;

  也有人在健身锻炼身体,希望自己能快快恢复,早日出院;

  还有人在窗前吟诗作赋……在病房外,医护人员为了给自己加油打气,将自己的信仰写在防护服上,激励自己。这些行为,是我们民族积极态度的代表。

第四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关于依法治国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摘 要】本文主要围绕深化改革发展,进行依法治国。首先从社会文明建设着手,开展了依法治国、文明治国,走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进而讲述了依法治国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与历史,在法治与改革的双重作用下成就我们的中国梦。

  【关键词】依法治国;改革;制度文明

  一、围绕深化改革,开展法制强国的道路

  1.首先抓住制度文明建设。

  创建制度文明的根源在于制度的建设。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基础上,国家现代化体系的治理能力也要不断的提高,也从各方面彰显我国了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我国对制度文明的执行力以及制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国家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程度的提升也反映了制度文明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制度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国内的发展水平,同时对于国际规则制度、参与度以及在国际上的信服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套完整的文明制度是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延续的基础。并且抑制了社会中一些投机取巧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抑制性的持续会形成一种共识,从而使社会主义文明有一个质的飞越。

  2.法治―文明治国的一种模式。

  社会主义制度主要体现于国家法治,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主要方式。该制度是一套集实施、监督以及保障为一体的规范体系,同时也是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以及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换而言之,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靠对国家法制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完善,全面推广社会主义文明制度势在必行。对于目前各国法治现状而言,国家法治核心主要有以下几点:国家法律的平等性、强制性以及法律至上等。总的来说,法治对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法治的国家那么他们的文明程度也无从谈起。

  二、依法治国与改革发展的实践和历史

  1.依法治国与改革开放的关系。

  为了促进法制理论的创新,应该吸取中国法律文化的精华。为了加强法治道德底线,应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美德。因而,发展具有中华特色、符合中华实际、体现出了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制理论,务必要认真整理历史上的解决方案和法制关系的教训。从而,更深刻的解析全面强化改革和全面促进依法治国的关系,为依法治国提供有效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指导。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变法”。封建土地私有制代替了奴隶土地制。地主阶层随着经济势力和政治壮大,要求改革政治,废除奴隶主特权,创造地主阶级的治理秩序。商鞍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发动了两次变法。

  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表明,把改革的成果经过立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能够借助法律所拥有的规范性、权威性、稳定性,以宪法的确认,为改革保驾护航;以先行法律的方式,经过授权法律和立法的及时立改废释,发挥法律的引领和推动功能,以宪法促进改革,完成改革计划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经过严格的执法与公正的司法,明确违法与合法的边缘,避免改革所导致的负面影响。

  2.用依法治国的思维与方法进行改革。

  在全面强化改革背景下,必须加倍重视维持依法“变法”和依法改革。在改革进程中,须依法有据,更要高度重视利用法制方式和法制思维,完成法制对改革的推动、保障、和引领功能。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法治思维的条件是将法治精神连接上认识、处理、分析问题的过程,是以法律道德规范为标准的逻辑化理性思考方式。法制思维比较重于强调职业化思维的方式,为法律所掌握运用。和法治思维对立的是人治思维。人治思维是法治思维的天敌,人治思维是强调人和权力的用意,忽略法的作用,导致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甚至以权废法。习惯人治思维,缺少法治思维,这样导致法治尊严和权威不复存在,导致人们信小不信大、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即损害人民利益,也破坏社会秩序,还可能损害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三、改革与法制相辅相成

  全面深化强调改革的整体性、全局性,要求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的运转。必须从基础上促进法制建设的进度,加快法制社会的完善。全面强化经济改革对完善经济法制的提议。随着经济改革的完成,经济法治建设必然进入新的阶段,迈上新的台阶。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对推进依法执政提出新要求,推动依法执政有利于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党的领导是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动依法治国全过程。

  总之,从首要问题开始,进行全方面的改革,加快社会发展,全力推动依法治国,用法治的手段来推动社会改革的成果、创新与深化。依照党中央委员会的要求,全力发展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保证社会改革的措施与法律法规的调整同步进行,再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推动社会的改革发展。从而使得全民奔小康,早日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邸乘光. “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演进、基本内涵与重要功能[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2] 吴贵春.在依法治国中坚持和体现人民主体地位[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3] 张明. “三位一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4] 王建国.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学习关于“三农”工作讲话精神的体会[J].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14(05).

第五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论文关键词]形势政策,公民教育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六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经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只是短暂的一节课,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首先,给我们授课的老师滔滔不绝,睿智敏捷的思维,丰富多彩的素材,以及别有风趣的讲演,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位领导所具备的良好素质和出众能力,在这里,我们不仅享受着知识的积淀所带来得无限快乐,更被其无穷的讲演魅力所深深陶醉。我赞美他,是因为他优秀,我们钦佩他,是因为我们年轻,我们用自己年轻、活跃、开放、包含的个性来聆听哲人的教诲,固然会受益匪浅、泽被至深。

  我们认识到,形势与政策左右我们的发展,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史有“识时务者为俊杰”,今应为“适时务者为俊杰”。社会历史的大发展已决定了个人发展的最大环境、最大上限,制约着可选择度,决定着大学生成功的机率,影响很具体,也很深远.因此,我们应学会认识和把握形势与政策。形势是制定政策的依据,政策影响形势的发展。我们必须吃透政策的原意,懂得灵活变通,具备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应顺应形势与政策,发展自我:找准自己的发展目标,结合自己的优势,定位自己的方向及发展地位;依据个人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奋斗,构建知识结构体系,拓展素质,不断提高个人能力,打造出“诚、勤、信、行”的品牌大学生;利用形势与政策,为我所用,形成对形势与政策的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培养超前的把握形势与政策的胆识,“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利用形势与政策,实现自我大发展。树立一个远大理想,做一个成功人士!

  关注世界。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地球村里的变化日新月异。生在当代,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岂能做那四角的书柜?抛掉陈旧的观念,拥抱外面精彩的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其次,青年是推动社会和历史前进的一支重要力量。无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还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青年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学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较高,最具潜力,最有创造性的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人生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的全局。

  再者,当今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进入21世纪的中国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当代大学生也面临着深刻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高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如何在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正视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定信念,振奋精神,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具有重大的现实价值,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把握住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为祖国明天的建设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说,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中国,认识了我们与世界的差距,以及我们自身的不足,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

第七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论文关键词]形势政策,公民教育

  [论文摘要]公民教育视野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国公民教育的指导思想,就要求用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受教育者,让青年学生在形势政策教育中受到公民教育的熏陶。

  党明确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主线,贯穿到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全面而系统地探索现代形势与政策教育模式,促进现代公民教育,对于加深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道路具重要意义。

  一、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德育教育的理念弱化

  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应当立足现实,注重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追踪,提倡师生、生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当下封闭性的高校德育教育缺少与社会热点的追踪,教育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层次性,因此,当处于年轻气盛的高校学生在看待一些社会问题如房价过高、贫富差距悬殊、看病难、看病贵等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时,传统德育教育灌输式的方法效果不佳。

  (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所谓的大众文化是指采用时尚化方式运作、以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对我国公民教育会产生媚俗的影响。大众文化时代使得个体容易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尽管我们批判大众文化,但却无法拒斥大众文化,例如网络上宣传暴力的游戏内容和宣传颓废精神的视频等。

  (三)公民意识培养薄弱

  公民意识是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为高校学生对于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以及公民责任的认同与遵循。目前,高校存在重视公民义务教育,而忽视公民权利教育,注重的是臣属公民角色的塑造。教师作为权威,基本以大班讲课的.方式进行灌输,学生参与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此外,学生的公民参与大都是被动的,大学生往往处于金字塔的底层,他们作为公民参与相关活动是被动式的,无法彰显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校公民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形势政策教育的关键,在于切实把它融入公民教育的全过程,转化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追求。所谓“融入”意味着有机结合和渗透,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建设和公民教育工作不应该是“两张皮”,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互相渗透,才能“润物细无声”,使形势政策教育体系内容有更强的可接受性。

  三、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加强我国公民教育全过程的主要途径

  把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也就是要把形势政策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同公民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思想教育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注重意识培养

  应当注重增强高校学生的法制观念,提升道德品质,使他们透过事物的现象来看本质,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同时,学校德育工作借助形势政策教育,通过对时事热点的传播,可以促进学生对多种价值文化产生思辨,以增进大学生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

  (二)多开设相关形势政策教育讲坛、论坛

  公民意识的培养必须经历认知、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四个阶段。因此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建议多开设相关的形势政策教育的讲坛、论坛,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聆听。要通过国内热点形势的阐述,引导大学生观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当下可以结合建党90周年来回顾党史,重走长征路,体验国家发展等,为大学生提供公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成功范例。

  (三)建立价值坐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公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要努力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特别要注重身边典型的示范作用,充分发挥他们可亲可信的优势,引导广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使广大学生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推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的社会风尚。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把形势政策教育与校园建设相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自我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要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唱读讲传活动,在校园形成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

  总之,形势政策教育是高校“两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回顾党史,总结经验,引领学生更好地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程这一媒介,更好地树立现代公民意识,正是当下我们形势政策教育的特殊魅力。

  【参考文献】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第八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千百年来,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而且不断注入时代内涵。作为多元文明碰撞与交流的遗产,丝路精神并非中国独享,它一直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一带一路”构想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首先,它体现了对古丝绸之路精神的继承和发扬。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丝绸之路精神,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今天,更需要将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在文明交流史上续写灿烂篇章。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

  倡议,充分体现了互信和互利的精神。“一带一路”建设将贯穿“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以经济和人文合作为主线,不搞封闭性的集团,不妨碍既有的多边机制。

  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三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对于丝绸之路中国国内段和国际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

  其一,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1.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其二,从国际段的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内正式成员的中亚国家、俄罗斯等都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安全与合作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组织元首峰会和总理会议的重要议题。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有一定重合,大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有关国家都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其三,从整个国际段而言,这一构想展现了中国发展区域共赢合作的新理念、新蓝图、新途径和新模式。构想提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力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描绘出一幅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中亚到印度洋和波斯湾的交通运输经济大走廊,其东西贯穿欧亚大陆,南北与中巴经济走廊、中印孟缅经济走廊相连接的新蓝图。构想通过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等新途径,以战略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和强制性的制度安排,与现有的区域合作机制如上合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亚太经合组织、东盟、海合组织和欧盟等合作协调发展,可谓讲求实际、高度灵活、富有弹性。中国将以带状经济、走廊经济、贸易便利化、技术援助、经济援助、经济一体化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式与沿线国家共同推进欧亚区域经贸发展,这种创新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总之,中国政府倡议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不仅有利于推动中国自身发展,而且惠及亚洲、欧洲、非洲乃至世界,对提升世界经济发展繁荣与和平进步具有深远意义。可以预见,这一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宏伟蓝图必将在各国互信合作中得以实现。

第九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三农”作为一个概念是由经济学家温铁军博士于1996年正式提出。

  20xx年初,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朱镕基写信提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以及出版《我向说实话》后,“三农”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20xx年“三农”问题的提法写入文件,正式成为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层引用的术语。中共中央于20xx年正式将“三农”问题写入工作报告中。

  中国有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9/13。所以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十三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关键词】

  三农,农业,农村,农民

  【正文】

  一、农业问题

  第一、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增加农业投入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是有效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值得重新讨论。这个政策安排的出发点,仍然是把当前复杂的农村体制矛盾问题看作是农业生产问题。从80年代后期以来在农村政策的思路问题上,对所谓加强“农业投入”就长期存在不同意见。因为,在小农经济条件下这个政策瞄准的目标并不是合适的。并且,客观上导致从90年代以来,农业的成本每年上涨10%,农业主产品生产的真实成本、亦即“地板价格”,长期在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天花板价格”上运行.

  第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从目前情况看,有很多地方包括农业部科技司都说农业增加值中科技进步的贡献超过40%,也就是说农业增产主要是科技投入的结果。人们都认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另一方面,农业人均产值、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人均收入并不同步增加,科技投入与农业产出的关系似乎并不对应为正值。我们知道科技投入也意味着服务成本,最近三年的服务成本每年上涨超过9%。所以,近几年农民收入下降,一定程度上和服务成本上涨有直接关系。

  二、 农村的真问题在哪里?

  根据一项直接入户调查的数据表明,最近三年,无论东部、西部还是中部,所有家庭经济条件下的农业资金和劳动力的投入产出已经是负值。东部因为是资本密集地区,一部分转移收益相对维持了农村稳定,而中西部地区没有这种条件,出现大量的农民撂荒,实际上意

  味着农民破产。所以,最近才有各种反映,无论是社会学界的陆学义老先生、还是湖北的镇党委书记,都指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从经济学角度看,危险就在于农业投入产出多年为负值。所以我从1998年就发表文章说农业到了不可维持、农村经济到了不可持续的地步。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策似乎在加剧这种不可维持的问题。

  从现行政策比较看,90年代中期以后农民收入连续出现4年的增长速度下降,所对应采取的政策,几乎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农村出现黄金增长并且拉动国民经济增长那段政策如出一辙,政策手段真的是一样的,唯独结果相反。

  1979—1982年,国家出台了连续调整农产品价格的政策,农业主产品价格调整幅度上涨了49%,同期大规模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接着落实20xx年不变。这两项政策在90年代中期重演,从1994—1996年,也是连续3年农业基本产品价格上调105%,比上次增加了一倍;同期我们大规模落实30年不变的家庭承包责任制。那次价格调整和体制调整双管齐下,造成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这次双管齐下造成的结果如何?我怎么想慎重也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描绘这种现象。总之,同样的政策手段在不同的时代使用,效果的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三、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一、城镇化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发展部副主任徐宏源认为要解决“三农”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城镇化,创造有效的就业岗位,把劳动力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业上,最关键就是要提高制造业的效益。从国外的发展历程来看,都是通过实现现代化来带动城市化,最后解决农村问题。

  徐宏源还指出,对于现在各大城市实行放开城镇户口的户籍改革,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城镇户口放开以后,农民只不过是从农村潜在的失业人员变成了城市流民,反而对社会造成了更大的危害。印度和墨西哥都有这样的先例。治标也很重要,但从长期来看,还是要治本。国民待遇相对城市居民而言,农民在政治权利和经济待遇上都截然不同,一个农村居民无论是刚出生还是年过百岁都得交纳税费。另外在义务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险、医疗等一系列权利的落实上也有待完善。

  二、减税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指出,我国的农业税、特产税加在一起大约400亿元,而我国一年有1万亿元左右的税收,完全可以免掉几百亿的农业税。农村费改税的问题,以后主要要靠完善制度来保证,农民减负涉及的农村教育、政府经费问题也要妥善解决。

  厉以宁还认为,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该是政府加大投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良种基地的建设;二是农田水利的投入;三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四是对农民的技术培养。其次是要发展优势产业,如蔬菜、水果、花卉、茶叶、中药材、养殖等。各地可以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农民按订单安心生产,公司负责销售。

  三、政府措施

  国务院朱镕基在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加强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二是深化粮棉流通体制改革。三是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四是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五是加强农村扶贫开发。六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另外,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名的史学家许倬云先生认为,解决三农问题,不应该让大量的农民进城,而应该将农产品加工厂放到农村去,让农产品附加值留在农村,要让农村有更多的力量来解决教育和福利的问题。

  他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当仍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特色中寻求答案。虽然汉代农业已是遥远的过去,古为今用,汉代农业发展的各项特征,仍可为今人之借鉴。第一,公私单位应该为农业提供现代的科技,使农业生产得生物科技之赐,致力发展有价值的经济作物。第二,费孝通先生当年提出的乡土重建的方案,在于农业为工业配套。近年来,大陆农村也不断尝试建立农村工业,然而绩效未彰。第三,公私有企业及学术单位,均须不断提供市场资讯作为农民决策的依据,应使农民不致有“赚一次,亏三年”的痛苦。第四,国家必须注意建设农村交通设施及建立供销网络,使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这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近些年,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农村会越来越好,农民生活也会更加幸福,中国也会由农业大国转变成农业强国。

  四、解决“三农”问题的意义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吃饭没有保障,一切都无从谈起。解决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基本能够保证,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中国人口基数太大,而且还在增加。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任何时候,中国人民的饭碗只能端在自己手里,中国人必须养活自己。“三农”问题不解决好,国家的粮食安全就没有保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在中国,如果没有2/3以上农村人口的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稳定;如果没有农民对社会稳定的大力支持,整个社会的稳定只能是空中楼阁。如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势必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保证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稳定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才能有可靠的保障。

  最后,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党的xx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目标。对照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实现这个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参考文献】

  《农业社会学》 朱启臻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xx

  《我向说实话》 李昌平 著 陕西人民出版社,20xx

  《农业农村改革发展三十年》 孙政才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xx

  《农业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主办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1981-20xx 《农业的政治经济分析》 何增科, 周凡 主编 重庆出版社,20xx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冯海发 著 新华出版社,20xx

  《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与途径》 叶堂林 著 新华出版社,20xx

第十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防控疫情、战胜疫情是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全力求胜的大战。能否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这次抗击疫情作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部署,既表明了这场斗争的严峻形势,更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决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和科学决策。

  抗击疫情的艰巨性。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一些感染者在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谓“看不见的敌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可谓“看不见的战线”;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可聚集性扩散,防控疫情可谓“无边界战场”;目前对于治愈新冠肺炎仍没有特效药。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战斗者,无论是在前线奋战还是在后方保障,都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居家的群众也要积极配合相关防控措施,凝心聚力,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打好一场人民战争。这些因素也决定了疫情防控不是单靠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防控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就能完成的,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全国、从党政机关到社区乡村,都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组织一场总体战。这些因素还决定了疫情防控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展开一场阻击战。

  抗击疫情的复杂性。这次疫情防控处于疫情传播与春节春运的重合期,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接触机会多,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的工作难度大;既要对新冠肺炎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又要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加快相关试剂、疫苗、药品研发,同时做好防控和科研各项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疑似病例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物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不仅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而且救治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同时,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形势复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只有打响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面统筹布局、层层压实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才能战胜疫情。

  抗击疫情的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疫情防控的全方位性要求我们把握打赢制胜的全域性,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化解公共卫生安全重大风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等。这次疫情防控是大战,也是大考。应对大考,赢得大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研判准确,各项工作部署及时,采取举措有效,打赢制胜的战略方案不断优化。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综合运用、系统发力,一定能打赢这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硬仗。

第十一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人口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基础。我国在增加人口资源上提出二胎的政策,鼓励符合指定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开放二胎政策,没有民族限制,没有地域限制,不分城市和农村,所有夫妇允许生育二胎,"二胎政策"可以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根据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二胎政策"遇冷,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阻碍。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二胎政策;阻碍;遇冷

  我国在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召开后,放弃实施独生子女的政策,允许适龄夫妇生育二胎,鼓励符合条件的夫妇生育二胎。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15岁到64岁之间的人口下降了160万,这一次的下滑是二十年来第一次下滑。说明我国急需增加人口资源,人口资源是生产和分配物质财富的基础。二胎政策可以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对"失独"家庭来说是一件具有重要的意义的政策。

  一、当前社会形势下"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

  (一)"二胎政策"的实施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计划生育是我国在1982年提出的,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政策在我国的实施长达30多年,很多人的思想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是计划生育的口号。计划生育在城市职工中的实施比较严苛,城市职工夫妇若生育第二个孩子,会受到开除党籍和开除公职的后果,因此,在城市工作的职工,都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若不是城市职工,夫妇生育第二个孩子也会遭受失去分房的福利以及失去其他的福利的风险。若是在农村出现超生的情况,当地政府会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制止。"计划生育"在我国1982年的国情环境下实施的,是比较适用当时的情况的,我国本来就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果不能更好控制人口问题,不仅会造成家庭负担,还会对社会造成负担。"计划生育"影响着目前适龄夫妇的上一辈,他们一般都是有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的不多。这样的情况造成上一辈人已经习惯了家中人丁少的状态,并且也不在乎男孩女孩的区别,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变淡了,由于这样的情况,现在即使开放了二胎政策,也很少有人选择生育二胎。这是实施"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之一。

  (二)家庭经济条件影响"二胎政策"的实施。

  在我国全面开展二胎政策的时候,有一部分夫妇选择了生育二胎,这些生育二胎的夫妇都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才有能力负担孩子的花费。还有一部分夫妇不选择生育二胎,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没有多余的时间去看孩子,这些夫妇每天为了生活而奋斗已经十分劳累,若在生育二胎,无疑是雪上加霜,造成夫妇经济压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上不断发展,培养一个孩子要花费的金钱是十分多的,中国的传统思想是从小给孩子最好的教育,长大后给孩子准备房子,存款等。孩子小的时候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长大后又给孩子铺好未来的路。在二胎政策没有实施的时候,家中都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的宠爱都在一个孩子身上,如果突然新增一个成员,会导致孩子有抵触情绪。这些情况也是导致"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之一。

  二、对当前社会形势下实施"二胎政策"的对策

  (一)加强对职业女性的保障,促进"二胎政策"的有效实施。

  国家应该发表一些有关女性生育保障政策,最大限度的保证女性的权利。在用人单位中,不安排怀孕女性出差,给女性提供专门的休息场所,在需要体力劳动时,注意怀孕女性的身体状况,尽量让男性或者没有怀孕的女性来操作。这样不仅保护了怀孕女性的安全,还锻炼了其他同事的工作能力。加强职业女性的保障,不仅仅是在工作上,政府也要制定相关的政策,给生育二胎的夫妇优厚待遇,促进适龄夫妇生育二胎的意愿,最终达到二胎政策更好的实施,为我国增加的人口资源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以上对策可以促进"二胎政策"的实施。

  (二)实施"二胎政策"的同时,完善妇女生育二胎的医疗设备和服务。

  适龄夫妇在选择二胎计划的时候,考虑的事情比较多的,在备孕方面、怀孕方面、生育方面,这些对医疗设备的要求很高,由于二胎夫妇年龄相对比较大,生育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在选择二胎生育的时候,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支付比较困难。在生育的时候,很多会选择剖腹产,剖腹产要求医生具有专业的水平和先进的医疗设备,才能更好的保障孕妇的身体健康。孕妇在二胎生育后,会容易患抑郁症,心理医生也需要加强对产妇的思想引导,帮助她们度过这个阶段。

  结束语

  "二胎政策"是我国对国家经济情况和国家人口情况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国家用来调整人口数量的手段。目前我国出现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颁布这一政策,促进人口的短期增长。在这一政策的颁布后,很多夫妇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还是有部分夫妇没有选择生育二胎,没有选择的原因有:自身的原因,经济情况不允许的原因。"二胎政策"的实施,不是指一味的增加中国人口数量,是希望父母生育二胎后,一样可以为孩子在教育、成长和发展等方面做打算。这样才能为我国培养出栋梁之才。本文讨论了"二胎政策"遇冷的原因,并给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升平。浅析当前社会形势下"二胎政策"遇冷[J].农家参谋,2018,No.591(15):203+266-267.

  [2]王伊欢。社会视角下单独二胎政策分析[J].全文版:社会科学,2016:96.

  [3]舒晟,谢悦佶,王也喆。"二孩政策"遇冷现状下浅谈其社会利弊[J].法制与社会,2015(35):173-174.

第十二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今年的春节,受新型冠状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的影响,上至封城、下至封村,大家都被迫宅在家里。由此带来了一系列影响,诸如疫情严重的地区医疗资源、生活物资匮乏;经济受挫,特别是服务业、旅游业受损巨大;许多人有家不能回,或者宅在家里出不来……疫情的背后,引发了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首先,我们应当呵护自然。

  我看过一幅漫画,一块木板置于一座山峰的峰头上,木板的两端分别是一只熊和一个带枪的猎人,左边的熊露出了锋利的牙齿,举起了熊爪,想要攻击猎人。而右边的猎人正拿着猎枪瞄准了熊,看似胜券在握。

  实际上,我们发现,其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他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无论谁受伤害,另一方都将失去平衡从而掉入万丈深渊,双方只有都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结局。这种平衡,也是人与自然应该追求的平衡。

  作为人类,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可以吃的,能吃的何止千万?像极了漫画中的猎人,完全是胜券在握,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但是,请记住一句话: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存在多年,必然有其存在的理由,我们要寻找的是一种共生的环境,是一种平衡,而不是对它们痛下杀手!“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中国文化中凝聚着很多平衡的智慧,就连《孙子兵法》这样专门论述战争的经典,最高境界也是一句追求平衡、和谐的话——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么意思?就是说即便胜券在握,每一场战争都是胜利的也不是最好的结果,能够做到不战就给对方威胁,两者相安无事才是最高的境界。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也应该成为人类在面对野生动物时的信条,成为人与自然,或者说人与野生动物共同生活的智慧。

  其次,我们应该敬畏自然。

  我们来细数一下那些从动物身上的病毒逐步演变成人类的灾难的真实案例。

  艾滋病:艾滋病病原可能源于非洲灵长类,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指出,黑猩猩通过捕食红冠白脸猴和大疣鼻猴而分别感染了两种猴免疫缺陷病毒(简称SIV)。这两种病毒再在黑猩猩体内发生重组,产生新的SIV,人类在猎食黑猩猩的过程中感染了SIV病毒,而造成现在全球流行的 HIV-I病毒,即艾滋病毒。在马来西亚流行的“尼巴”病毒,就是人们为了多养猪而乱砍滥伐森林,结果由携带尼巴病毒的果蝠粪便污染猪饲料,而使猪患病,然后再由病猪传染给人 。

  汉卓病毒:澳大利亚出现的汉卓病毒,同样是由于人们在这里伐木建养马场,由果蝠粪便污染马饲料,马发病后传染给人 。

  埃博拉出血热:在刚果和苏丹南部交界处埃博拉河流域流行的埃博拉出血热与当地人喜欢生吃大猩猩、猴子等灵长类的肉有关 。

  猴痘病毒:2003年6月,当我国的SARS病情刚刚缓解时,美国传来了由猴痘病毒引起猴痘暴发流行的消息。猴痘又称猴天花,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可通过病人、疫畜的体液传播 。

  黑格尔曾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吸取历史教训。”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最近同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澳大利亚山火持续近五个月,5200万哺乳动物,6200万鸟类,3.89亿爬行动物,在这场大火中丧生。东非蝗灾爆发,饥肠辘辘的沙漠蝗虫入侵了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规模和破坏力史无前例,整个东非恐深陷蝗虫危机。西班牙暴雪突袭,汽车只能在“雪墙”之间通行,社会只能停课停工。美国爆发40年来最致命流感,已有6600人死亡……

  这些案例无一不是在告诉我们,人应当对自然保持敬畏,敬畏自然,实际上也是在敬畏人类自己。

  最后,我们应该感恩自然。

  我们知道,人类的衣食住行与自然密切相关,如穿的羽绒服、皮大衣,吃的猪肉、牛肉,用的木质家具,坐的木船等,都是自然给予我们的。外出旅游,所面对的历史悠久的大足石刻、风景优美的西湖,都是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提供丰富的资源,给予人类无限的美好。人类并没有感恩自然,反而在不断破坏自然。在《大自然在说话》中,自然母亲说:“你们的行为决定你们的命运,不是我的。我是大自然,我将继续存在,我随时都在进化,而你们呢?“人类天真地以为自己是食物链的顶端。但是,没有底端的资源提供,什么都不是。

  幸运的是,人类渐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弥补,例如:支付宝上的蚂蚁森林,目前已经在荒漠化地区种植树木超过1亿棵;长江从今年开始禁渔10年;许多国家开始禁止使用某些塑料产品和一次性产品等。人类与自然是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而人类则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本就应当与自然和谐相处。或许这些举措相比于人类已经破坏的大自然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补偿,但“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蝴蝶扇动一次翅膀,可能远处会引发一起海啸。做出一件节约资源的小事,可能会降低一种动物灭绝的可能性。聚沙成塔,积少成多,点滴努力不断的累计,终将汇流成河,一齐流向人与自然和谐的大海。

  “起初,没有人在意一场灾难,这不过是一次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呵护自然,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寻找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我们每个人当为此尽自己绵薄之力。

第十三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第十四篇: 形势与政策论文2000字

  《论依法治国》

  摘要:依法治国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只有在政府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

  关键词: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宪法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法律来治理国家;复杂些说“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些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①

  从结构要素来看,依法治国是合三为一,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它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统一。其中,坚持党的领导是主导,发扬人民民主是实质,严格依法办事是基本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是现代民主国家的重要标志,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权力;二是司法机关依法约束行政行为。依法治国能否取得成效,主要取决于依法行政。只有在政府行政权力受到法的严格制约情况下,才意味着法制的真正建立和完善。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严格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国家事务,治理国家。行政机关对公民、社会起着榜样作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大部分由行政机关执行。因此,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政,将从总体上决定我国能否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行政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能否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以实现国泰民安,促进国富民强。董必武早在50年代就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是依法办事,即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依法办事。”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能否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能否坚持依法治国,实行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他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实行依法行政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富民强的必由之路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曾经付出沉重代价而得出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依法治国方略确定下来,必将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性进程。

  三、依法治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我国,提出依法治国经历了一个长久的历史过程。建国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有过重大挫折,特别是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浩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国内与国际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他深刻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邓小平同志虽然在其著作中没有用过“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的提法,但是他对如何才能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从而为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整套原则,为我们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勾画了一幅准确、完整、清晰的蓝图。

  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证明,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还同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有其客观必然性。计划经济的经济主体之间具有隶属关系,其应有的物质利益被忽视,经济自身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不被尊重,维系这种经济关系的主要方法是行政手段。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经济权力的高度集中,法律手段的作用就十分有限了。

  五、依法治国是实现现代民主的保障

  现代民主的实现必须依靠法治作保障。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十二亿人民不可能人人都去执掌政权,而只能通过民主选举产生政权机关,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为了保证这种权利的行使能符合人民的利益,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并保证这种法律具有极大的权威,来确保政府为人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政权机构制定良好的法律并严格依法办事,就是按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办事,就是从根本上体现并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否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就有可能认为自己是可以按个人的认识、愿望、意见和主张任意处理各种问题的,自己的权力是无限的,是可以不按民主程序办事的,就有可能滥用权力。同时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公民的各种权利、权力的民主配置、民主程序和民主方法等,如果没有完备和良好的具有极大权威的法律予以全面确认和切实保障,是根本靠不住的。十年“文革”的悲剧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当时宪法这一根本大法成了一张废纸。而在法制健全的条件下,公民权利的行使,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公民的权利如果遭到侵犯,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救济。

  六、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在中外历史上,“法”字一出现就具有正义、公正等含义。法存在的合理性,根源在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始终存在的三个矛盾,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秩序与自由的矛盾、权威与服从的矛盾。如果人类社会没有法这种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社会正义必将难以维护,社会自身的发展和存在都成问题。每一个历史时代,法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法的精神,都同该时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彼此适应,是该时代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综合性标尺。一部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演变的法律制度史,使整个人类文明由低级状态向高级状态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民主与法制是属于制度文明的范畴。再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家长制、一言堂、搞特权、权大于法、政府权力不受法律任何制约,公民权利得不到法律有效保障,但然是不文明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法律,要么专制主义盛行,要么无政府主义猖獗,自然也是不文明的。同时,法律作为一种认识与改造世界的手段,可以保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得到稳定、协调、持续地发展。由于法律和道德的互相渗透与作用,通过立法和执法,还可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建立、发展与传播。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关键在于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学法、守法,而且要自觉维护法律尊严,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严肃执法,从而影响和带动全体公民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