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俗文化论文

更新时间:2022-01-06 来源:论文写作 投诉建议

【www.huxinfoam.com--论文写作】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山西民俗文化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山西民俗文化论文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内涵以及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而山西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山西文化中的瑰宝。在国内外愈加注重对民俗文化保护的今天,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与研究,对山西省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89-01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精神支柱和重要依据,同时还是推动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对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发扬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要根据山西省的战略优势、文化特点以及文化现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开展民俗文化的建设与保护工作,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添砖加瓦。

  一、山西民俗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一)增强山西民俗文化专业人才体系的建设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重点在于要引进对民俗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专业人才,以保证山西民俗文化中的技艺能够代代相传。此外,如何让山西民俗文化得以生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专业人才必须将民俗技艺推向市场,体现其经济价值,并获得社会与民众的认可,才能使其得以生存。这就要求由当地政府或部门挑选,或者是经过社会民众推举出来一些擅长经营与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同时构筑经营管理人才体系,发挥这些人才自身的优势,将山西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体现其经济价值,并提高经济收益,扩大社会文化的影响力,解决山西民俗文化与相关技艺人员的传承与生存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建立健全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制度

  山西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促进其民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条件。对相关的保护工作者而言,保护工作的开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要开展山西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主要要做到以下两点:1.成立以政府和民间为载体的民俗文化保护部门;2.加快保护制度制定工作的开展并利用现代设备与技术全方位推进民俗文化宣传[1]。为了开展保护工作,山西省可以成立相关的民俗文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为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同时,山西省还可以成立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督促相关部门与机构共同开展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

  山西是一个具有多种民俗文化资源的省份,因此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山西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山西省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与制度,能够使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文化部门,包括相关的新闻媒体,要在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下,加强对民俗文化保护工作开展的宣传,以增强社会民众的法律意识及参与民俗文化保护工作的意识。

  (三)加强政府专项资金对山西民俗文化的投入

  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需要政府专项资金的投入支持,才能开展以下工作:1.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补助与补偿标准制度的确立,可以使传承人的基本生活与日常开销得到保障,以促进其对民俗传承与创新相关工作的开展;2.山西民俗文化相关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能够使民俗文化宫、文化馆、文化广场等得以创建和发展,从而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3.山西省政府部门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以鼓励单位、个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作出贡献,并促进该工作的顺利进行。山西省政府只有落实这三项专项资金的投入,并加大监管力度,才能最大程度促进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2]。

  (四)推动山西民俗文化基础配套设施的创建

  要想真正实现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要加快创建其基础配套设施。具体的做法有:1.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展览馆的建设,以增加民俗展览馆的数量。民俗展览馆建设的目的是要加强对珍贵民俗文化的收集与保护,并且在修复、还原民俗文化时,民俗展览馆也能发挥一定的功效;2.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表演厅的建设,定期进行民俗文化的表演。民俗表演厅的建设能够吸引民众定期到固定的地点观看表演,长期如此,民众就会形成习惯,这样就可以扩大民俗文化的社会影响力;3.加大对山西各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广场的建设,可以为民众的娱乐活动提供场所,也可以为以单位或个人组织的民俗文化活动提供场地,或借助民俗文化广场的平台为民俗文化作品的展览提供便利。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山西民俗文化是我国民间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对其的保护与开发是传承与创新山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虽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全社会民众的重要责任与义务;对此,社会各界应联合起来,为山西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105-108.

  [2]成文浩.山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城市地理,2015,(22):228-229.

  山西民俗文化论文

  摘要:传承千年的陕西民俗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特色鲜明,在互联网+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传承发展陕西民俗文化是当前的重要问题。经调研发现,陕西民俗文化具有原根性、原始性、奇奥性、古老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但存在着传播手段单一、网络传播较为薄弱、缺乏创新、后继无人等现实问题。针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产业;互联网;创新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50-03

  一、文献综述

  陕西民俗文化,是三秦人民几千年来在劳动生活中所形成创造的产物,饱含三秦人民的人文情怀,同时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三秦人民的精神风貌和地理特征。张桂荣、周静提到,陕西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和“东方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陕西民俗文化的价值绝不亚于周、秦、汉、唐文物的价值,它贴近人民的生活,鲜活生动,富有情趣和神韵。陕西民俗文化原根性、古老性、奇妙性、多样性等特点,充分证明了陕西民俗文化存在的价值意义。蔡志荣谈到,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其当代价值日渐凸显,体现在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民俗文化对形成文化认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无形资本创造着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具有教化、团结、维系的社会功能。王粉萍通过论述,指明了民俗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尤其表现在旅游经济上,陕西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对陕西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陕西拥有丰富多彩、古朴独特的民俗文化,然而陕西民俗文化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举步维艰。郭艳娜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导致许多民俗文化急剧消亡和流变,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越来越至关重要。周敏认为,传统模式已经难以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发展,民俗文化需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借助互联网的丰富资源,并以网络时代的影响力为基础对其传播策略进行优化才能实现传承发展。荣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需顺应市场经济浪潮进行产业化发展,必须明确其价值选择,在传承民俗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商品价值,以网络促成民俗文化产业链,创建文化品牌激发文化市场。面对正在日益消散陕西民俗文化现状,我们要义不容辞地去保护和传承,然而当下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传统的保护发展思路难以使其焕发生机,立足于互联网创新发展才能找到陕西民俗传承发展的出路。

  二、陕西民俗文化网络发展现状

  (一)陕西民俗文化概览

  截至2015年第四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陕西共有348项非物质文化入录。其包括了多个类型的陕西民俗文化,主要的戏曲文化有榆林小曲、户县眉户曲子、碗碗腔、汉调桄桄、汉调二黄、阿宫腔、合阳线腔、华阴老腔、皮影戏、陕南花鼓戏等;表演艺术有陕北秧歌、安塞腰鼓、洛川蹩鼓紫阳民歌、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等;手工艺术有户县农民画、延安剪纸、大荔面花、凤翔彩绘泥塑、凤翔木板年画等;民间习俗有“关中十大怪”、蒲城芯子、船张芯子、二曲礼仪、关中丧葬风俗礼仪、麟游地台社火、太白高芯社火、华山庙会、吴堡黄河古渡、柞水十三花、漫川古镇双戏楼庙会等。

  (二)网络化程度低

  近年来,陕西各地政府为使陕西民俗文化能在在信息时代借助互联网传承发展,做了不少努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陕西民俗文化的网络化,以及利用网络传承发展的效果依然不明显。在互联网上搜索所显示的陕西民俗文化不全面,创作质量低较为传统没有创新,而且内容较少。

  以2016年10月的百度指数资料为例,作为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评书为的整体百度指数为6145、京剧为3554、四合院为1649,豆汁为1157;而同期陕西民俗文化代表华阴老腔为651,户县农民画仅为651,陕北剪纸仅为119,陕西皮影仅为110。互联网知名度最高的陕西民俗文化华阴老腔,百度指数仅为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10,富含人文情怀的陕北剪纸文化,百度指数不及北京民俗文化评书的1/60。通过北京民俗文化和陕西民俗文化的百度指数对比,可清楚看到,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的搜索指数严重偏低,相比其他地区的民俗文化陕西民俗网络发展程度较低。

  三、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中的问题

  (一)网络传播较为薄弱,手段单一

  有效的传播是传承和发展陕西民俗文化的重要前提,然而陕西民俗文化的传播手段基本以线下传播为主,利用线下平面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且为单向传播,很少采用网络来传播。这样的表现形式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以纸上媒体广告为例,某一受众群体通过报纸获得某项陕西民俗表演艺术的信息,其中引起兴趣的一部分受众成为潜在关注者,然而单从报纸上难以深入了解,]有途径来与信息传递者互动了解,又没有机会实地调研,在网络上也找不到又价值的讯息。这种传播方式缺陷在于受众者关注方式具有偶然性,获得信息的过程偶然,由于线下媒体覆盖范围有限其影响范围也有限,而且单向的推广不易于人们深入了解,容易造成支持者的流失。网络化程度低,缺乏互联网辅助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传播艰难。

  (二)网络科技程度低

  陕西民俗文化在利用互联网传播的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技术手段落后,所利用的媒体资源、新媒体技术、工艺、网络传播途径都较少,从而导致许多问题。第一,陕西民俗文化的创新性不强。产品大多为传统型,且文化传播过程中网络技术手段落后。在以科技和创意为依托的时代,显得缺乏观赏性和创新性难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陕西民俗文化在遍布新科技渲染下的互联网步履缓慢而艰难。第二,影响力有限。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渠道使用上没有紧跟时代潮流,采用的还是主流渠道,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网络广告,网络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渠道没有充分运用,专注与主流媒体使得影响范围较小。而当下移动端网络使用最为频繁,自媒体与社交媒体影响速度、范围最广却难见民俗文化的身影。

  (三)网络传播内容同质,缺乏创新

  据调研显示,现在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单一缺乏创新且“肥皂效应”明显,在网上进行搜索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产品,显示结果结构和质量单一。要么全部都是一些视频、音频,没有相应的文化产品,要么全部都只是针对某一项民俗文化的产品。而且有这样一个规律,每当一项民俗文化得到社会关注的时候线上线下全部都是铺天盖地地针对这一项民俗文化的宣传,不久就会造成群众审美疲劳。例如前些年由于星光大道火起来的陕北民歌,当时网络上都是各种陕北民歌的视频和音频,却少见一些陕北民俗特色文化产品,观众不久便热情减退。近年因央视而被熟知的华阴老腔,在网络上也只能找到演出视频,搜寻不到其他相关的文化产品。

  单一、同质、没有特色的网络展示,只是对陕西民俗文化浅显的理解,不能让群众体会道陕西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特色文化价值内涵。

  (四)没有成熟的网络传播体系

  依据网络研究了解,现阶段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播尚未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甚至没有专门的相关网站。在对陕西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单位相互独立,在网络上进行文化宣传的埋头做宣传,销售文化产品的竭力营销,做民俗旅游的只大力推广旅游项目。这样的方式没有整合资源,使得网络力量没有完整地发挥。

  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传播体系,各自为战,群众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没有很好地发挥互联网优势来发展传播陕西民俗文化,投入巨大但收效甚微。

  (五)互联网上缺乏有市场影响力的民俗品牌

  网络上的陕西民俗文化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然而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一些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如户县农民画、陕北剪纸、凤翔泥塑、关中面花等,仅在有限的地区被部分人知晓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没有企业或单位将优秀的民俗文化培育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民俗文化品牌较低,含金量不高,导致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影响范围有限,缺乏品牌影响力的陕西民俗文化在互联网大海中难有容身之所。

  四、陕西民俗文化网络传承对策

  (一)加强网络宣传推广

  相比于传统媒体,互联网宣传受时空限制小,影响范围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高质量的信息扩散至世界每个角落。互联网将文字、图片、视频组合成多维感官信息,可以让群众更切身地感受,增强网络宣传的效果。

  陕西民俗文化必须加强网络化程度,利用媒体技术手段将有内涵的民俗文化放到互联网上,要利用互联网宣传的交互性和纵深性来进行双向互动传播,减少与群众的距离,吸收群众反馈信息的。

  (二)融合网络科技创新传统文化

  要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就要根植与三秦人民的生活实践,在继承优秀陕西民俗文化的同时,结合当下时展的潮流进行创新,增添富有时代精神的文化内涵。融入符合潮流特色的文化以贴切人民的生活,满足人民的需求,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时代相适应,满足三秦人民需求。

  同时,利用互联网发展和传承陕西民俗文化必须要融合新的网络科技,聘请相关专业人才对相应的文化产品进行加工,运用先进互联网媒体技术将民俗文化静态产品及动态产品相结合,使单一感官体验变为融情感、视觉、听觉、触觉于一体的综合共鸣,提升民俗文化静态产品的客观性。例如视频资源可加入先进的电影特效,图片、音频、软文等也可使用专业媒体技术进行美化,提高其质量和内涵。在利用互联网传播时采用新的媒体传播渠道,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新的网络媒体科技与陕西民俗文化相结合进行创新,打造符合现代消费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

  (三)建设相关网站,打造民俗文化品牌

  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导各相关单位配合,聘请专业人才进行专门的网站建设,整合网络上现有的民俗文化建立完善的体系,融合视频、图片、软文、民俗文化产品、民俗旅游等民俗文化展示宣传功能,以及民俗技艺学习交流平台。利用专业网站的优势整合陕西民俗文化在网络上独自奋战的各个部门,将资源进行配置优化,便可多元化、多功能全方位的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网络宣传推广。有了专门的陕西民俗文化网站既便于对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宣传,同时也可以方便群众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了解。在网站上不仅可以观看相关视频、图片介绍,同时可以购买文化产品,还可以在线进行交流学习,这样便能有效地将陕西民俗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展示出来。

  同时,要结合线上线下媒体资源培育优秀的陕西民俗文化品牌,通过优秀的民俗文化品牌来带动市场。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民俗文化品牌能更有效地推动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能更有效地扩大陕西民俗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针对市场需求选择具有高内涵和价值的,能充分反映陕西人文特色的民俗文化进行品牌培育,从品牌培育再到品牌营销不断提升其价值,以品牌的发展带动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四)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化

  传统陕西民俗文化大多以艺术表演为主,要想利用互联网继承发展民俗文化,就必须以文化产业为切入点。凝聚了民俗文化内涵的文化产品,是民俗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便于群众更直观、具体地理解陕西民俗文化。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作为互联网商务载体,是当下发展最迅速的商务形式。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带有陕西特色的民俗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进入消费市场后,消费者通过购买便可了解产品所附带的文化内涵,从而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关注了解。陕西民俗文化以产品的形式便可快速地出现在各个地方,其影响范围也就更广,同时文化产品具有高经济效益,通过电子商务销售文化产品不仅可以发展文化产业,同时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在得到经济回报后便可有更多的资金、人力和资源去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发扬传统民俗文化,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效应。

  (五)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

  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对陕西民俗文化进行推广并销售文化产品,可让消费者对陕西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并激发其探索兴趣,在线上进行推广的同时,可在线下对民俗文化进行资源发掘。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开发民俗村、农家乐、工艺村、美食村等项目,将线上推广、文化产业销售与线下的旅游业、服务业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消费者在网络上了解到关于陕西民俗文化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购买文化产品,加深对陕西民俗文化的了解培育兴趣,再进行实地体验,更深层次地了解陕西民俗文化,离开时再购买纪念品。这样的“线上营销推广+线下体验”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开发民俗文化所蕴藏的经济价值,带动文化产业、服务业、旅游业,制造业发展,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产业链,既保护了陕西民俗文化,又可以促M当地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桂荣,周静.略谈陕西民俗文化的特点及发展[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2]蔡志荣.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J].民间文化与民俗学期刊,2011,(9).

  [3]王粉萍.陕西民俗文化产业与陕西经济互动发展的实效性研究[J].价值工程期刊,2011,(22).

  [4]郭艳娜.发展视域下的陕西民俗文化保护[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11).

  [5]周敏.网络时代湖北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传播策略[J].新媒体研究期刊,2016,(15).

  [6]荣洁.网络时代山西民俗文化传承的产业化引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5,(11).

  [7]李炳毅,李玲.中国传统文化现状和发展[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6).

  [8]王新红.云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6,(3).

  [9]李健.基于电子商务营销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0]柳斌杰.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他[J].中国编辑期刊,2006,(4).

  [11]邹立清.电子商务视角下的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理论世界,2015,(8).

  [12]赵杏根.中国民俗学通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126.

  山西民俗文化论文

  摘要:民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而且具有民族性。作为文化翻译研究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翻译应注重其文化身份、地域性特点、准确理解及措辞等方面问题研究。

  关键词:陕西民俗文化;文化身份;地域性;准确理解;措辞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引言

  “民俗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沟通传统与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1]而民俗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文化,它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赖以生生不息、繁荣发展的不竭源泉。也就是说,民俗是一种文化现象,是通俗的民间文化。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不仅仅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更是一个文化传递、交谈和融会的过程[2]。文化具有民族性,地方民俗文化更彰显地域性特征,但这往往成为翻译的障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文化翻译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理论等宏观领域,如EugeneA.Nida(2000)的《语言、文化与翻译》[3],SusanBassnett和Lelevere(2005)的《文化建构---文学翻译论集》[4],以及Gutt,E.A.(2004)的《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5]。具体涉及到每种理论的应用情况,国外翻译理论家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尤其是针对汉译外这一特殊情况。关于具体文学作品的译介,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目前主要是请外国翻译家或汉学家从事翻译工作,如葛浩文等。很少有学者对翻译作品进行对比研究,涉及到某个具体领域更是少有人问津。

  国内关于民俗翻译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民俗学领域国外学者著作的汉译翻译错误研究;中西民俗文化对比;对外宣传翻译;以古典文学《红楼梦》英译本为例,从不同角度探讨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很少有学者关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陕西当代作家文学作品中有关民俗描写与翻译方面的研究。就个案研究而言,目前关于文学作品中民俗文化翻译还主要集中像《红楼梦》这样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地方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只有青海、浙江等少数几个地区。

  贾平凹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大部分作品以反映陕西地方文化为主,其中《浮躁》《鸡窝洼人家》《黑氏》《五魁》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文,其民俗文化翻译不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对具有地域文化的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拟以贾平凹英译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陕西地方民俗文化与翻译问题。

  三、陕西地方民俗文化的翻译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之间是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它不仅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目前关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英译汉为主过渡到汉译英为主,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是中译外的核心问题,而民俗文化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民俗文化翻译成为重要课题之一,因为与那些纯粹介绍东方文化,无论是对外宣传资料,还是民俗文化书籍相比,文学作品通过真实描述社会变革以及人们在社会变革中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可以让西方人看到中国人的生活细节和基本情感。

  1.文化身份问题

  文化身份通常被看作是某一特定的文化所特有的、同时也是某一具体的民族与生俱来的一系列特征。文化身份主要诉诸文化研究中带有民族印记的文化本质特征[6]。而价值观念是文化身份特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的精神支柱。与此同时,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更是文化身份的构成要件。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就是文化个性或民族特性,是民俗文化固有的文化身份。由于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语言各异,各有其丰富而迥异的精神世界,表现在外在形式、生活方式上就各不相同,所以,各个民族必有其各不相同的文化身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地方民俗文化是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显然,首先应该具有该民族文化个性或民俗特性。中华民俗因其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是中国人特有的民俗文化。陕西关中民俗属于中华民俗大家庭的一分子,理所当然,它首先应具有中华民俗的共同文化身份。因此,在汉英地方民俗文化翻译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中华文化特征,保持中华文化中所固有的个性与特征,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陕西地方文化。

  2.地域性问题

  由于地域差异,中国各地方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以睡觉习俗为例。中国人的睡觉习俗南北不同,南方人睡的是木床,北方人睡的是炕。炕在北方农村用途很广,既可以睡觉,又可以吃饭、会客、议事。同时天冷时,将炕与厨房灶台之间的隔墙打通,烧火做饭时的余热就可以把炕烧热,晚上睡觉时既暖和又舒适,别具特色。因此在翻译中应该尽量避免将“炕”简单地翻译成“bed”,否则“炕”一词的文化地域特性就会荡然无存。例如,在《浮躁》英译本中,译者将“炕沿”、“炕席”、“四六大席的大炕”分别译为“againstthekang”、“thestrawmatofthekang”和“afour-by-sixkang”,其中“炕”均直译为“kang”。同样,《黑氏》英译本中共出现20处“炕”,除了第一处“炕”被译为“themud-brickbed”以外,其余均直译为“kang”,由此可见,无论《浮躁》英译本的美国译者还是《黑氏》英译本的中国译者,他们都认为,外国读者根据上下文很容易理解“kang”从睡眠功能上讲就相当于西方的“bed”,不会造成歧义。同时“kang”的译文凸显了“炕”在西方文化中所不具有的浓厚地域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不仅具有文化所具有的共核,即民族性和地方性特征,而且拥有其个性,即民俗是通俗的民间文化和说话文化。“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字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7]。文学作品中的民俗词汇、民俗描写既属于文字文化,又属于说话文化,尤其表现在作品人物之间的对话中,而俗语设计表现人物特点的有效手段之一。根据《辞海》定义,“俗语也叫‘俗话、俗言’,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包括谚语、俚语、惯用语及口头上常用的成语等。”[8]在文学作品中使用俗语非常普遍,这些俗语反映了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中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浮躁》英译本中对应的译文为“Adragon’ssonisadragon,aphoenix’ssonisaphoenix,andarat’ssonknowshowtodigaholeintheground.”。又如,“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英译本为“Anofficialwhodoesn’thelphispeopleoutofjams,mightaswellgohomeandplantsomeyams.”译者充分注意到该汉语俗语中“主”和“薯”的押韵关系,为了表现汉语俗语的这一特点,译者在英译本中相应地运用“jams”和“yams”,韵脚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

  3.准确理解问题

  理解是意义获得的关键步骤。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A.Nida)认为“翻译即译意”[13]。即翻译是一种意义传达与创造的过程。译者是担当此任的核心任务,如何翻译,关键取决于译者对文本意义的准确理解与把握,因此,如何准确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至关重要。

  地方民俗文化首先表现为文化,由于人类所处生态环境、物质文化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宗教文化环境的不尽相同,各自产生的语言文化不尽相同。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不同的文化里,即使相同的词语也可以有不同的文化涵义,以我们比较熟知的“龙”为例,在英语文化中“龙”是邪恶的象征,而在汉语中恰恰相反,“龙”是吉祥的象征。因此,要求译者深刻领会不同文化差异下的词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含义,以免造成文化误译。

  除此之外,由于译者本身所处的文化身份限制,无法准确理解异域文化词语所蕴含的真正含义,从而造成了不必要的翻译错误,给译文带来损失,同时也影响了译文读者获得异域文化的阅读体验。中国北方农村习惯在过年和婚庆过程中有贴年画的习俗,而年画内容多为“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具有喜庆含义的民俗画,其中以“大胖娃娃骑着金鱼”的年画比较常见。然而,在《浮躁》译文中,译者将“‘年年有余’的大胖娃娃骑着金鱼”翻译成“paintingsofyear-of-plentycherubiclittlechildrenastridegoldenfishes”,其中“金鱼”被翻译为“goldenfish”。我们知道,这里的“金鱼”是指金鲤鱼,即红色的大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鲤鱼尤其是红鲤鱼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常被用于年画的素材。英译本中“goldenfish”是“金鱼”,个体比较小,颜色比较鲜艳的观赏性鱼类,因此译者将“大胖娃娃骑着金鱼”中的是“金鱼”翻译成“goldenfish”属于理解错误,是误译,应该译为“goldencarp”。又如“面鱼”被译为“doughfish”。同样,在北方农村,有给新生儿过十天的习俗。亲朋好友都会送来各种礼物表示庆贺,其中包括各种用面做的馒头,色彩斑斓,形状各异,但以鱼形的馒头居多,祝愿孩子像“鱼”一样健康活泼。因此英译本中译者将“面鱼”译为“doughfish”(面团鱼)不妥,应为“fishlikesteamedbread”,这样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文化。

  4.措辞问题

  文化翻译不可能脱离文化语境,因为“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视心脏以外的身体其它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语言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9]。这就说明,民俗翻译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应充分考虑措辞问题,表达应凸显“俗”的意味。

  “社会民俗现象虽然千差万别,种类繁多,但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现象,它们大都有共同特点。这种现象是社会的、集体的,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10]。以称谓“王二婶”为例。“王二婶”属于仿亲属称谓,它不仅体现了邻里间亲密、和谐、随意的人际关系,同时也反映了我国数千年封建社会歧视妇女的残余[11]。因此,“王二婶”可以译为“WangEr’swife,oneofhiselderlyneighbors”[11]更能体现该称谓“俗”的语气。

  又如,关于“妻子”的称呼。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婆”、“爱人”和“夫人”都是对妻子的称呼语,但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对妻子的称呼是不同的。一般老百姓把妻子称为“老婆”,符合他的身份和说话特点;但对于干部和当官的人来说,其身份和地位决定了他必须用比较正式文雅的称呼“爱人”、“夫人”称自己的妻子。因此翻译中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称谓者的不同身份。例如《浮躁》原文“做女人的名分多哩,你要嫁的是农民,你就被称做老婆,你要嫁给机关干部,你就被称爱人,你要嫁给当官的人,你就被称作夫人了!”英译本为“Therearelotsofwaystorefertowomen,”SilverLionexplained.“Ifyoumarryapeasant,you’rehisoldlady.Ifyoumarryanorganizationalcadre,you’rehiswife.Butifyoumarryarealofficial,everybodycallsyouMadam.”译者充分考虑到不同称谓的身份象征,分别将“老婆”、“爱人”和“夫人”翻译为“oldlady”、“wife”和“Madam”,很好地表现出其语用含义,达到语用等值[12]。

  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词形句式千变万化,文章体裁、风格也各有不同。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翻译模式供译者参考。译者就是带着手铐脚镣的舞者。因此译者必须谨慎从事,深刻理解原文,同时照顾到原文中的特殊语言表达方式,忠实地再现原文所表达的意义与蕴含的文化背景。

  四、结语

  陕西是一个文化旅游大省,民俗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文学作品尤其是陕西著名作家贾平凹的英译作品中民俗文化的翻译不仅可以为汉英文化翻译,提供真实有效的语料,为培养新型地方翻译人才提供支持,从而促进翻译学科建设与发展,更能提升陕西文化旅游大省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对促进陕西经济发展,加大对外交流,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陕西、了解中国地方民俗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与窗口。

  参考文献:

  [1]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EugeneA.Nida.Language,Cultureand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Gutt,E.A.TranslationandRelevance:CognitionandContext[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5]SusanBassnett&Lelevere.ConstructingCultures—EssaysonLiterary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6.

  [6]王宁.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西方与中国[A].文化研究(第1辑)[C].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7]董晓萍.说话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北京:中华书局,2002,(1).

  [8]辞海[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9]廖晶,屠国元.文化翻译·文化感知·文化创造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7).

  [10]钟敬礼.新的驿程[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1]居祖纯.汉英语篇翻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12]于亚莉.描述性称谓语的文化语境与翻译——以贾平凹《浮躁》英译本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13]张美芳.中国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年)[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

  [14]贾平凹.浮躁[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

  [15]HowardGoldblatt.Turbulence[M]BatonRougeandLondon:LouisianaStateUniversityPress,1991.